在學校後勤工作了許多年,時常為後勤的人和事所感動,這次編寫枟高校後勤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實務枠也是如此。
先是在北京高校後勤研究會的一次會議上,幾位後勤集團的總經理討論大家共同麵臨的用工問題,提出做個課題來研究的動議,10個大學當場報名積極參與,北京市教委表示大力支持,“構建高校後勤和諧用工環境研究”課題列為北京高校後勤研究的重要工作;接下來就是這10所大學後勤負責人力資源管理的同誌們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資料的收集、方案的研討、製度的編訂、文檔的編寫等具體工作。每個人日常的工作都很忙,做課題隻能抽時間、擠時間或是加班完成。搞研究可能並非後勤人員之所長,但是大家認定這件事對後勤的發展有意義,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有意義,就孜孜以求、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了,最終完成了二十幾萬字的文稿和許多實用的管理製度。為了能給更多的同行以幫助,大家又決定把這些內容整理成書公開發行,高校後勤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第一本專業性書籍就這樣誕生了。
之所以感動,是緣於大家的齊心協力,為了共同的目標攜手並進;是緣於大家飽滿的熱情,雖然隻是一顆螺絲釘,但卻胸懷全局;是緣於大家嚴謹的態度,雖然有些地方不盡完美,但絕對實事求是後勤人實在、熱情、誠懇、能吃苦、能戰鬥、能忍耐的品質在這裏都體現了出來。
參與研究和編寫的高校有北京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方工業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其中執筆人主要有:第1章郝誌如、曲永政,第2章李哲,第3章馬秀琴、楊業芳,第4章郝誌如、張燕華,第5章郝誌如,第6章王慧芳、郝誌如,第7章郝誌如。由郝誌如任組長組成了統稿小組,郝誌如、李淩宇、曲永政、祝曉文、張晶、呂豔娜、羅承燦進行全書的統稿。
羅承燦為本課題提供了很多案例,張雅娟、趙桂芹、王力、董琳也為課題的研究做出了很大貢獻。
課題由北京交通大學鄭廣天任負責人,對課題的研究和組織付出了大量心血。
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得到了北京交通大學林玳玳教授和葉龍教授的指導,對本書的結構提出了修改意見;得到了北京市海澱區勞動局的大力支持,在勞動爭議處理和案例收集分析方麵給予指導;得到了中國人民大學黎玖高、中央民族大學石亞舟、北京交通大學杜永平、北京師範大學劉宏進等多位後勤專家的現場指導和支持;得到了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全國高等教育學會後勤管理分會和北京高校後勤研究會的重視,給予課題立項支持;得到了參與的10所大學在人力、物力方麵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並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編寫以實際應用為主要目的,盡量多舉一些實例,為高校後勤管理者提供參考,或者說拋磚引玉、提供一個思路,所舉案例多為各高校後勤目前采用的管理方法。在結構的設計上,因為時間和精力的限製,沒有按完整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體係來進行,隻重點研究了目前管理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作者水平有限,雖經反複修改,仍覺不甚滿意,誠恐貽笑大方,文中缺點和不妥之處在所難免,尚希望同行專家不吝指正。聯係方式:zhrhao@bjtu-edu-cn。
郝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