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考核者應該綜合考慮考核的方式和考核的目的兩方麵因素,不同的考核方式對應不同的考核者,不同的考核目的也需要不同的考核者,多種考核方式就應選擇多個考核者同時進行。如進行獎懲為目的的考核,一般以上級考核下級為宜,注重員工自我發展的考核應以同事考核為主或選擇多種考核者(如上級、同級、外請專家)。
對於中心的考核,由於可量化指標較多,內容涉及管理和經濟兩個方麵,可以由相關人員和部門組成考核小組,小組成員包括後勤領導班子、人力資源部、財務部和質檢部等。
對於員工的考核,從高校後勤目前的情況看,可以將人員分為兩類:管理人員和直接為師生服務的人員。對管理人員的考核建議采用360度考核法,考核者包括上級、同級、下級;對直接為師生服務人員的考核除了領導參與外,還應該更多地考慮服務對象因素。
5-2-5確定考核周期
考核周期並沒有唯一的標準。典型的考核周期是一季、半年或一年,也可以在一項特殊任務或項目完工之後進行。考核不宜太密,否則不但白費精力和時間,還給員工過多的不必要的幹擾,易造成心理負擔。但周期過長,反饋太遲,又不利於改進績效,還會使大家覺得績效考核作用不大,可有可無,以致流於形式。
對於高校後勤,績效考核半年或一年一次較為適宜。
5-2-6反饋考核結果
績效考核不能脫離組織現實情況,脫離人力資源管理其他模塊而單獨存在。
為了保證績效考核結果的公平性,使之與薪酬管理和激勵機製相結合,以及能在企業管理中得到有效利用,在確定考評結果之前要加強溝通,考評結果確定後,要及時反饋給被考核人和單位,保證績效考核結果利用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5-3高校後勤進行績效考核要注意的問題
5-3-1考核體係要符合後勤發展戰略
戰略是組織發展的靈魂,組織的所有職能都必須緊緊圍繞組織的戰略開展。
績效考核是組織戰略目標實現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戰略目標分解和逐步逐層的落實,幫助組織實現預定的戰略目標。所以,考核體係要根據組織戰略的需求設定,要為組織整體績效的提高作出積極的引導。比如,某高校後勤的戰略目標為“發展服務型後勤、構築知識型後勤、打造效益型後勤、創建和諧型後勤”,其考核體係就應該圍繞如何搞好服務、如何提高後勤文化素質、如何增加收益、如何構建和諧進行設計,從而引導組織成員的行為,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
5-3-2要嚴格控製考核過程
績效考核過程要嚴格按照考核程序進行:製訂考核計劃-對考核者進行培訓-收集考核資料-對考核結果進行分析評價-積極反饋考核結果。考核過程的控製主要是考核主體的問題,即由誰主要負責員工的績效考核問題。要杜絕以領導主觀評價為主的考核方式,即考核主體是領導,因此造成了“誰與領導關係好,誰就拿獎金”的現象;同時,在績效考核中更要杜絕“大鍋飯”、“一碗水端平”
思想的影響,這些現象往往導致在考核中不能真實反映員工實際的業績狀況。為了避免單純由直接上級考核所帶來的局限性,建議在高校後勤集團的績效考核體係中引入“360度”績效考核思想,即由被考核人的直接上級、同級相關人員及直接下屬共同進行評價,保證績效考核結果的客觀性與公正性。
5-3-3要及時反饋考核結果
考核本身並不是目的,通過考核提升組織的績效才是目的。這需要及時把考核結果反饋給考核對象。一方麵可以使被考核的人知道自己的優缺點,明確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麵,可以使員工更深刻地理解組織目標,並為之努力。一定切忌考核結果隻有領導心中有數,職工一無所知。比如,某高校後勤集團在對中心主任進行考核之後,由集團的總經理和黨委書記與每一位主任麵談,反饋考核結果,這一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3-4要科學設置考核標準
1-績效標準是考核者與被考核者事先都清楚的標準
標準製定以後,要進行公布,讓所有人包括考核者和被考核者都知道。考核的時候,考核的是“人”與“標準”之間的差距,而不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2-績效標準要合乎後勤發展目標
績效標準是配合組織的目標製定的,每一個層級,每一個職級的績效標準都是依據組織目標分解的結果。
3-績效標準要征求相關部門意見
很多組織的標準都是由人力資源部製定的,而管理者和下屬不參與製定,脫離了崗位目標,這也是績效考核失敗的重要原因。比如高校後勤對員工的考核標準要經過中心主任和班組長的同意,征求大家的意見,才有可操作性。
5-4高校後勤績效考核示例及分析
某大學後勤集團績效考評體係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全麵了解、評估員工工作績效,發現優秀人才,提高公司工作效率,特製定本製度。
第二條考評是為了對員工的能力和業績做出客觀而公正的評價,同時引導、鼓勵員工完善技能,發展自我。
(第二章)考評範圍
第三條分群體和個體,個體是集團內所有正式員工,集團人事考評主要是對中心主任級別的管理人員的考核。各部門對員工的考評應參照此體係自行製定並組織實施。群體則為各中心。
(第三章)考評原則
第四條通過考評,全麵評價員工的各項工作表現,使員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現與取得報酬、待遇的關係,獲得努力向上改善工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