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善於處理輕重緩急的關係。
管理者在一般情況下,應先考慮事情的輕重,然後再考慮事情的緩急。首先是辦重要而又緊迫的事,其次是辦重要但不緊迫的事,再次是辦緊迫但不重要的事,最後辦既不重要又不緊迫的事。
4設法保持時間利用的連續性。
當需要集中精力、專心致誌地思考重要問題或處理關鍵工作時,事先要估計到可能出現的幹擾,預先安排出一段相對集中的、不受幹擾的時間,以保證其相對連續性。
5養成快速準時的習慣。
管理者要提高時間利用率,必須縮小時間計算單位。用“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小時”計算時間的人,效率要高得多。做每項工作都要給自己定出一個時間限度,何時起,何時止,能用半小時辦完的,絕不用一小時。
6凡事應作好準備。
有無準備,做起事來效率大不一樣。有準備,就會使工作一開始就進入“重負荷運轉”,減少“空運轉”時間。每天的工作也是這樣。如果頭一天作好計劃,當天又能提前一會兒上班,不僅能為下級和員工樹立良好的榜樣,還可以對當天的安排進行思考,使一天的工作處於主動狀態。管理者要在辦公室裏盡可能多準備一些必需的手冊、參考資料和各種工具書,以便在需要時隨手拈來,減少時間上的浪費。
(第349堂)沒有人會因為浪費時間而卓越。
管理箴言。
時間資源極其容易流失,如果不能管好時間,任何管理者都將流於平庸。
不管是出於適應時代變化的需要,還是企業變革的需要,管理者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
英國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在年輕的時候,除了寫作小說,還要承擔全家繁重的家務勞動,如烤麵包、做菜、洗衣服等。她在廚房忙碌的時候,也都隨身攜帶筆和紙,一有空隙,就立刻把腦子裏湧現出來的想法寫下來。
時間就是這樣在我們眼前不經意地流走,而且永不回頭。有一個故事說,所羅門王有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一位先賢在夢裏對他說了一句蘊涵著人類所有智慧的話,讓他高興的時候不會忘乎所以,憂傷的時候能夠自拔,始終保持勤勉,兢兢業業。但是,他醒來後卻怎麼也想不起那句話來了。
於是,他召來了最有智慧的幾位老臣,拿出一顆大鑽戒,向他們說了那個夢,要他們把那句話想出來。並說:“如果想出那句話來,就把它鐫刻在戒麵上。我要把這枚戒指天天戴在手上。”一個星期後,幾位老臣來送還鑽戒。戒麵上刻上了一句簡單的話:“這也會過去。”
這個故事的主題就是時間。莎士比亞說:“時間是無聲的腳步,是不會因為我們有許多事情要處理而稍停片刻的。”在時間麵前,所有的榮辱得失都會變得黯然失色。沒有任何一名管理者會因為浪費時間而獲得卓越業績。管理者應時刻想辦法高效利用時間,這樣才能實現卓有成效的管理。
(第350堂)要善於利用80/20法則。
管理箴言。
如果你想獲得更大的成績,就需要拋開那些低價值的活動,將你的時間花在高價值的--那些真正能給你帶來成功和喜悅的事情上。
80/20法則的大意是,世界上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裏,公司80%的利潤來自20%的客戶。此種規則,也可用在時間上。
此規則是意大利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托在1895年提出的。這一規則也被稱做“帕累托法則”。帕累托注意到,在他所處的那個社會中,人自然地分成“重要的少數”(以金錢和社會影響來衡量的占20%的上層社會優秀分子)和“不重要的多數”(底層的80%)。他發現,實際上所有的經濟活動都體現這一法則。例如,一個人20%的活動獲得的成果在他所有成果中占80%,20%的客戶帶來80%的銷售量,20%的產品或服務產生的利潤占全部利潤的80%,等等。這就是說,你的十項工作,其中兩項的價值等於或超過其餘八項的價值總和。
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發現。有些任務可能要花同樣多的時間去完成,但是,這些任務中的一項或兩項的價值可能是其餘任何一項的五倍或十倍,你應當把這項任務當做首要任務來完成。
下麵是威廉·穆爾替格利登公司推銷油漆采用的方法。穆爾起初每月隻能賺160美元。有一天他坐下來分析他售貨的記錄,發現80%的生意是跟20%的顧客做的--盡管他為每位顧客花的時間相等。因此,穆爾就把最沒有希望做成生意的36個顧客轉讓給了別的推銷員,自己集中精力來爭取那些有希望成交的顧客。
不久,他每月便可賺1 000美元,繼而成為美國西岸最優秀的推銷員。之後,他從沒有放棄這條原則,最終他成為凱利·穆爾油漆公司的董事長。
80%的收獲來自20%的時間,80%的時間創造了20%的成果。但很多管理者不能相信,在自己80%的工作時間所做的事情,僅僅帶來少得可憐的20%的工作成績。他們急於從自己的工作時間表裏找出那最有價值的20%的時間,並努力將它擴大到40%、50%甚至更大的份額。怎麼達到這樣的目標呢?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