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三生石邊孟婆湯(2 / 2)

所以,走在奈何橋上時,是一個人最後擁有今世記憶的時候。這一刻,很多人還執著於前世未了的意願,卻又深深明白這些意願終將無法實現,就會發出一聲長長的歎息。這也是這座連接各世輪回的橋命名為奈何橋的原因。

白無常告訴我,人死之後,如果生前不是大惡之人,經過各殿閻王審判後,喝了孟婆湯,就能再世投胎。為什麼要喝孟婆湯?就是意味著人生結束後,生前功過是非,到了陰司地府後,自然一一了解。喝了孟婆湯,忘卻前世所有事,一切可重新開始了。

人死之後,眾役卒押送鬼魂從孟婆莊的牆外走過,至閻王殿去接受審問。判定後,則將錄入轉回冊中。凡是被判轉世投胎的鬼魂,就再從孟婆莊走回去。

孟婆莊的門口有一個老婆婆站在那兒招呼來者,步上階梯,進入裏麵。莊內全是雕梁畫棟、朱欄石砌;屋內,觸目皆是精致華麗的糧],有珠玉做成的簾子,廳中還瞻一麵玉雕的大桌子。

待來者入屋後,老婆婆便叫出三個女孩子來,這三個女孩子分別是孟薑、孟庸與孟戈。三人都穿著紅色的裙子和垂著綠袖的上衣,個個如花似玉、貌賽天仙,而且輕聲細語地呼喚郎君,還以手拂淨席子請來者坐下。

來者坐下後,丫鬟便送上茶水。三個美女環伺在側,皆以纖纖玉指親奉送茶,玉環叮叮脆響,陣陣奇香襲人,在如此情境中,實在很難拒絕不喝。才一接過茶杯,便覺目眩神馳,輕輟一口,隻覺清涼無比,其能解渴,不禁一飲而盡。

喝到底忽見有一匙左右的濁泥在杯底沉著,待抬眼一看,發現原本貌美迷人的美女和老婆婆都成為僵立的骷禳。走出門外一看,原先的雕梁畫棟盡成朽木,如置身荒郊野外,並忘卻生前一切事物。就在驚慌失措、痛苦不已的當頭,忽然大哭墮地,成了一個甚麼都不知道的小嬰孩。

我想到了歌手魏佳藝有關孟婆湯的歌,歌曲由剛剛踏上黃泉路的那一刻寫開去,一個孤單的靈魂‘走’在黃泉路上——腳步輕飄的失去平衡,你在哪裏我喊著你的名——用盡全力想要呼喚那個刻骨銘心的名字,卻發現,無論如何也發不出聲音,無助,極度的無助彌散在字裏行間,也縈繞於聽者耳畔……

“腳步輕飄的失去平衡,你在哪裏?我喊著你的名……

可聲音來不及擴散,便消失的沒了蹤影。踉蹌著來到奈何橋前,我死也不接孟婆的那隻碗。

我不能忘記你我的甜蜜,我不能忘記你我的點點滴滴。我要帶著今生的記憶,在輪回中找到你,永生相守,抱著你不再分離……

想起你讓我讓我心揪,揪碎了揪碎了哽住了喉。揮起手打翻孟婆的碗,落在地碎成兩半。

孟婆她會對我發慈悲,不讓我魂魄隨風飄飛。我的愛濃濃將你包圍,來世相依偎。

想起你讓我讓我心揪,揪碎了揪碎了哽住了喉。揮起手打翻孟婆的碗,落在地碎成兩半,怎麼能忘記與你纏綿?怎麼能丟棄對你牽絆?

隻為能換回那根紅線,再續一段情緣!”

奈何橋上道奈何,是非不渡忘川河。三生石前無對錯,望鄉台邊會孟婆。

‘三生’源於佛教的因果輪回學說,後成為中國曆史上意涵情定終身的象征物。三生石的‘三生’分別代表‘前生’、‘今生’、‘來生’,很多人的愛情是從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開始的,而相愛之後人們又一定會期待‘緣定三生’。

相傳女媧在補天之後,開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計,終而成一碩石,女媧將其立於西天靈河畔。

此石因其始於天地初開,受日月精華,靈性漸通。不知過了幾載春秋,隻聽天際一聲巨響,一石直插雲霄,頂於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女媧放眼望去,大驚失色,隻見此石吸收日月精華以後,頭重腳輕,直立不倒,大可頂天,長相奇幻,竟生出兩條神紋,將石隔成三段,縱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

女媧急施魄靈符,將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後,獨缺姻緣輪回神位,便封它為三生石,賜它法力三生訣,將其三段命名為前世、今生、來世,並在其身添上一筆姻緣線,從今生一直延續到來世。為了更好的約束其魔性,女媧思慮再三,最終將其放於鬼門關忘川河邊,掌管三世姻緣輪回。當此石直立後,神力大照天下,跪求姻緣輪回者更是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