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梁山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團結(1 / 1)

梁山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團結

文苑

作者:劉誌軍

往常,我們說起梁山好漢,心裏第一印象就是“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的英雄式崇拜。認為梁山好漢不打不相識,他們因種種原因聚義在水泊梁山,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論秤分金銀,異樣穿綢錦;成甕吃酒,大塊吃肉,好不快活!好漢們惺惺相惜,互幫互助,是一個團結有愛的大集體。可是看過原著之後我卻有了一個新的發現。

《水滸傳》裏的水泊梁山看似風風火火,可仔細一分析,它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團結,梁山的內部矛盾非常突出。

首先是青麵獸楊誌,他是楊家將的後代,一心想走仕途,可惜他太背了,空有一身本領卻一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後來好不容易被梁中書看上,交給他一個任務——押送生辰綱進京,還叫晁蓋那幫人在半道上給劫了。逼得他走投無路,上二龍山當了土匪。這原本就不是他的本意,但事已至此別無選擇。之後三山聚義打青州,各路人馬盡歸梁山,楊誌也成了梁山好漢的一員。但他心裏能沒疙瘩嗎?盡管此時晁蓋已死,但其他六個劫生辰綱的人還和自己稱兄道弟。每每談起他們入夥梁山前劫的第一桶金,說到智取生辰綱這一段時,大夥都暢快淋漓地大笑,唯獨楊誌隻能苦笑,他心裏能不罵娘嗎?

還有一個就是扈三娘。她開始是看不上梁山好漢的,要不然也不會單槍匹馬殺入梁山陣營要捉宋江,差點兒就得逞了,嚇得宋江黑臉都泛紫色了。要不是林衝及時出現並擒獲扈三娘,曆史就該重寫了。扈三娘被連夜送到了梁山上,最後竟然成了宋江的幹妹妹,然後由他做主許配給了又矮又窮又矬又好色的矮腳虎王英。在此之前,李逵闖入扈家莊把扈家一門老幼全殺了,隻跑了一個扈成。回來後宋江並沒有給這個冒失的李逵半點兒處分。扈三娘能不恨嗎?後來扈成和欒廷玉攻打梁山,梁山人也沒有手下留情,直接把扈成給殺了。可見扈三娘雖然坐了梁山上第五十九把交椅,但她在梁山上無足輕重,就算是做了宋江的幹妹妹,可依然擺脫不了當壓寨夫人的命運。如果說之前李逵殺扈家老幼是一時失手,那麼殺扈成呢?所以梁山上的人每每打勝仗,在慶功祝賀時,在背地裏罵娘罵得最狠的就是扈三娘。

再有就是林衝,他被高俅迫害,逼上梁山。由於他武藝超群,大仗小仗打了無數,在梁山上的功勞可謂數一數二。但最後,梁山抓住了高俅後,宋江為了討好朝廷實現招安的夢想,完全不顧林衝的感受,放走了高俅。從此林衝便再沒有過良好的表現。麵對宋江緊鑼密鼓的招安計劃,林衝背地裏能不罵娘嗎?

最後那些從朝廷那麵挖過來的武將,他們盡管對朝廷很失望,但他們打心眼裏還是不願意當土匪的。

所以梁山上盡管聚集了一百單八將,但真正同心同德的人還是少數。梁山上的人來自四麵八方,以前他們都有各自的生活圈子,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是不同的,梁山上的人雖然聚集在了一起,但他們不可能都是一條心。而宋江把這樣一群人聚集在了一起,幻想著幹一番大事業,何其艱難。

有句話說得好,圈不同,別硬融。你就是有再大的能耐,能把一群“三觀”不合的人統一了口徑,你也統一不了他們的心。所以梁山在外麵的名氣雖大,但它並不是如我們想象的那麼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