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規則集中優勢(5)(1 / 2)

到1989年6月,經過7個月的爭鬥,TW同意以每股34美元或總值17億美元由克尼斯頓公司收購,此外克尼斯頓還需承擔11億美元的債務。這些債務多數是在1985年TW公司以8.5億美元收購鄧尼餐廳時產生的。(除了鄧尼連鎖餐廳,TW公司還擁有或特許經營埃爾波樂洛克公司、溫切爾麵食公司、哈迪斯公司和昆西斯公司,它還擁有一家食品供應企業和幾家小型療養院。)

到1989年底,隨著德崇證券公司退出美國金融界,克尼斯頓沒有足夠的資本抵抗垃圾債券市場的下滑。1年後,克尼斯頓仍在償還收購時承擔的4億美元的臨時貸款,債務的利息為17%。它還必須將交易的資本金投人增加一倍,即4.4億美元。

由於克尼斯頓無力按自己的願望安排收購交易,又很難進行資產銷售,因此,必須將rw公司的股權減少到50%。唐納德·魯夫金和傑萊特公司(DU)出資接受了該公司15%的股份。

克尼斯頓最終喪失了自己的證券投資。到1992年,克尼斯頓不得不承認,它沒有足夠的財力來履行為收購而承擔的金融義務以及拯救TW公司。

可是TW服務公司還要把另一個精明的投資商拉下馬。1992年,克爾伯格一克拉維斯一羅伯茨公司同意收購3億美元的TW公司股票(其中包括2000萬析股股票),以低息舉新債,代替因收購產生的巨額債務。這次資產收購使克爾伯格一克拉維斯一羅伯茨公司得到TW公司47%的股權,克尼斯頓降為25%。(1997年克尼斯頓宣布破產時,隻占有5%。一些投資合夥人不再合作,帶走了TW公司的股票。克尼斯頓集團在1995年和1996年也許還可以再出售部分TW公司股票,盡管損失巨大。)克爾伯格一克拉維斯一羅伯茨公司還得到再購1500萬股的購股權證。

是什麼促使克爾伯格一克拉維斯一羅伯茨公司斥資3億美元收購TW公司,到現在還是一個迷。盡管鄧尼連鎖餐廳很有名,但並不是特別賺錢的企業,其他餐廳也不是飲食業中的龍頭企業。整個飲食產業需要消耗大量資本,部分原因當然是鄧尼連鎖餐廳和其他餐廳已逐漸破舊,需要改造和重新裝修。克爾伯格一克拉維斯一羅伯茨公司知道,餐廳既沒有嚴重問題,但也不算是良好資產。對於克爾伯格一克拉維斯一羅伯茨公司來說,沒有資產出售也就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即便通過重新組合,克爾伯格一克拉維斯一羅伯茨公司也隻是擁有一家負擔20億美元債務的公司。

到了第2年,TW公司采取了兩次改變形象的措施,從而為後來的災難埋下了伏筆,這就是更改公司名稱和並股。公司改名為旗星公司,並將股票五股合為一股。

同時在1993年,鄧尼連鎖餐廳接連收到對顧客有種族歧視的控告。最後鄧尼連鎖餐廳和美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達成協議(首先答應為國內少數民族提供更多的特許經營機會,考慮到旗星公司資金緊張,這也不算是一種妥協),並向集體上訴的原告支付5400萬美元。

1994年1月,旗星公司宣布虧損17億美元,包括用來關閉或出讓270家餐廳而支付的重組費用2億美元和資產減值的15億美元,債務仍然為24億美元。被克爾伯格一克拉維斯一羅伯茨公司收購後不到兩年,旗星公司的公開上市股票就減少1/3。

所有這些都還沒有引起大規模的虧損。1997年1月,早先出資購買15%股份的DLJ公司,公開宣布退出合作,以每股5美分的價格把旗星公司的300萬股票全部拋出。DLJ真要逃離這起交易,因為當時的股票交易價是每股1.19美元。

當年年末,旗星公司提出了與債權人協商好的破產申請,克爾伯格一克拉維斯一羅伯茨公司放棄對旗星公司的控股。在這起交易中,克爾伯格一克拉維斯一羅伯茨公司喪失了3億美元的投資。克尼斯頓實際上丟掉了自己所有的資本投入,但DLJ公司以每股5美分的出逃,算是撈到了交易的最大便宜。

失敗之因

克爾伯格一克拉維斯一羅伯茨公司沒有按照自己慣常的做法進行交易。這次沒有收購開銷巨大的公司(克爾伯格一克拉維斯一羅伯茨公司可以削減),而是找了家需要巨額資本投入的旗星公司。旗星公司並不像克爾伯格一克拉維斯一羅伯茨公司以往收購的企業那樣,有值錢的資產可賣,以便能夠使自己償還交易產生的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