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臭名昭著的維克托·波斯納無力籌資接管國家罐頭公司。當時美國金融界指責波斯納利用強硬手段管理企業,還通過牟取私利的交易敲詐企業。他是米爾肯的老客戶,但隨著德崇證券公司的出名、業務需求大增時,波斯納卻成了一個放債人。
米爾肯為佩爾茨和梅提供垃圾股票融資,以便收購比三角實業公司大六倍的國家罐頭公司。收購價為4.65億美元,幾乎都是債務。
1986年,三角實業公司由米爾肯出資購買了國家罐頭公司的競爭對手美國製罐公司。這次出價為5.1億美元,幾乎全部還是以無擔保的債券收購。佩爾茨和梅沒有按照人們期望的那樣拆散公司,而是利用大量的垃圾股票重組資產,建立美國國家罐頭公司,使其成為一家著名的食品包裝公司。他們改造工廠,購進塑料和玻璃行業等產業。佩爾茨套用邱吉爾的話說,從來沒有這麼少的人,欠這麼多人如此多的債務。到1988年,美國國家罐頭公司占據了全國30%的金屬罐頭市場。營業收入盡管可觀,但與15億美元的巨額債務比較依然相形見絀。
在此期間,三角實業一直是一家上市公司,盡管背著巨債,一般投資者隻要有足夠的膽量就能成為其股東。佩爾茨和梅主要靠舉債把5000萬美元投入到三角實業公司。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市崩盤,4天後佩爾茨和梅利用他們收購的CJI公司,提出以每股35美元現金或全部10億美元收購三角實業公司其餘56%的股權。
經過一係列複雜的運作,股東們憑每股可得到25美元的現金和10美元的發行後也不參加分紅的三角實業公司的特別股。
由於接下來進行了一次合並,以組建新的三角實業公司,因此CJI公司不會因額外發行股票而支付任何錢,因為新的三角實業公司承擔了所有的債務。交易在1988年2月結束,佩爾茨和梅擁有65%的三角實業公司股份,而三角實業公司的債務也達到了25億美元。
9個月後,由法國資助的鋁業公司——佩希內公司出價40億美元收購了三角實業公司,其中要承擔26億美元的債務,接手13億美元未發行的股票或按每股56美元支付。佩爾茨和梅實際上沒有動用自己一分錢就賺了8.5億美元。
9個月前那些沒有聽從董事會和財務顧問的股東要比聽取建議的股東更加幸運。他們每股得到額外的20美元,而且全是現金。部分參與並購的股東集體上訴,幾年後以7500萬美元了結官司,這筆錢的一半也是由佩希內公司支付的。
把佩爾茨和梅當成米爾肯的門徒並沒有使他們有多麼的榮幸。當然,如果沒有米爾肯資助,他倆也不可能把三角實業公司變為讓法國公司開出天價購買的強大企業。但是米爾肯隻是出錢,而佩爾茨和梅全部通過舉債就使企業變得那麼誘人。當他們出售三角實業公司時,德崇證券公司並沒有出謀劃策。與CJI公司合並的時機雖然讓人懷疑是否恰當,佩爾茨和梅為此付出了代價(也讓法國人負擔了一半的費用),但他們還是在5年內賺了8億美元。
佩爾茨和梅經過倒黴的接管蒙特利物業公司的交易後回到了美國。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在1993年,他倆還買斷了維克托·波斯納的部分產業,包括皇冠可樂公司和阿爾比公司。1997年,他們又以3億美元的價格從貴格麥片公司收購了思樂寶飲料公司,出價是貴格麥片公司3年前收購時的一小部分(參見第4章對此交易的描述)。總的說來,佩爾茨和梅在並購和管理資產方麵是很成功的。
成功之道
佩爾茨和梅被稱為走卒和拆整賣零企業的老手。但他們身懷絕技,而且懂得如何充分利用。他們能夠在巨額債務的壓力下輕鬆地運作,並且懂得如何創建發展真正的食品包裝企業。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收購國家收銀機製造公司(NCR)(1991年)
像許多糟糕的交易一樣,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一係列錯誤的商業決策導致了這起收購的失敗。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把1984年地區貝爾運營公司的剝離看成是進入非正規行業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同時也看到了計算機行業中存在的巨大機遇。但這種機遇最終也沒有降臨到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頭上。到1990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因進入計算機行業損失了大約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