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道
羅納德·佩雷爾曼在技術彩印公司裏發現有大量的非盈利資產可以出售,剩下盈利的資產,由佩雷爾曼幾乎不花錢就可得到。技術彩印公司升值後,佩雷爾曼將其變現,贏得巨額利潤。盡管佩雷爾曼沒有發明轉手倒賣式的收購,但在當時的1982年,人們很少能夠看到有人收購資產不多的公司,然後瘋狂出去,通過一係列的資產銷售賺取巨大利潤。
克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收購西夫緯(1986年)
20世紀80年代中期,食品連鎖店成為大企業兼並的受寵對象。這些連鎖店在70年代企業發展出現倒退後是最後複興的行業。就其規模而言,他們很容易被收購然後再分割出售。收購者從連鎖店高額的人力資本和經常資本的投入中看到大幅度削減成本的機會。
西夫緯擁有遍及美國本土29個州以及歐洲、中美洲和中東等地的2300多家連鎖店。盡管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它們在股市上表現良好,但人們普遍認為其股價被低估。由哈福特家族控製的達特集團,1986年購買了1.45億美元的西夫緯股票,並威脅要收購西夫緯。
然而西夫緯不願意讓哈福特買去。他們知道哈福特家族的人揮霍無度,又不善管理資產,總是把家族產業分開管理直到破產,然後在法庭上爭鬥上4年,這期間他們經營的產業就會分崩離析。
為建立克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業務,克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通過管理養老金投資,專門從事高風險、高回報的交易。在過去的幾年中,克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通常與管理層一道購買上市公司。收購計劃一般包括以下過程:首先找到低估的資產、放長線等待盈利、整頓企業管理、最後上市。為增大投資回報率,克爾伯格一克拉維斯一羅伯茨公司總是在為交易大舉借債。憑借管理有方,他們能進行大量的人員裁減。因此,克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式的交易行動方案總是包括積極主動的資產出售和大規模的人員裁減。
那時候克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還不像後來那麼出名。當時收購納貝斯克公司算是美國多年來一筆最大的收購交易,也是最大的一次杠杆收購。這次交易也使參與者成為報刊和雜誌的封麵人物以及圖書和電影的主題。但是克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在此之前已經完成了幾宗大的交易,它剛剛以25億美元收購了斯托爾通訊公司,並以6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貝亞特裏斯公司。
達特集團提出以每股64美元的價格購買西夫緯的6110萬股股票,但遭到拒絕。1986年7月下旬,克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與達特集團達成協定,以每股69美元的價格買下整個公司(73%現付,其餘用證券支付),交易額達41億美元。
該交易是哈福特家族當時最成功的交易。他們通過出售西夫緯的股票共得到8000萬美元,他們還從克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得到新公司購股權證。這樣幾個月後出手共得6000萬美元。
哈福特家族所賺的錢與克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的投資回報相比就會相形見絀。克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管理人員共籌資金150萬美元,其餘的1.75億美元從他們的有限責任公司合夥人那裏籌得。該公司即使用現在的資產負債比率來衡量,資產比例也不高。盡管他們在新組建的公司中有一筆不大的共同參股的資產,但他們與有限責任合夥人的交易利潤卻達到20%。因此,克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用不到200萬美元的投入,憑借他們促成這起交易的金融才智,擁有了被杠杆收購的公司的20%的產權。
這樣,克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事先直接從投資者那裏得到6000萬美元促成這筆交易。然後,經過耐心的等待,使用巧妙的手段出手獲利。克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通過銷售資產,包括不屬於西夫緯連鎖店的資產以及在歐洲的業務部門共得到24億美元,超過估計價格的40%。這些出售的部門有的甚至並不盈利,因此剩下未出讓的資產可以用來償還本來已經減少的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