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通訊公司收購美國廣播公司(1986年)
當都會通訊公司——家效益不錯但不大出名、控製當地電視台和報紙的公司——以35億美元收購比它大3倍的美國廣播公司時,投資界感到很驚訝。都會通訊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托馬斯·墨菲和大衛·伯克以及股東沃倫·巴菲特很清楚他們自己在做什麼。他們嚴格控製財務管理,成功地渡過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傳媒企業並購狂潮,最後在1996年以190億美元的價格將公司產業售予迪斯尼公司。
波樂斯與斯佩利合並組成優利公司(1986年)
波樂斯與斯佩利以48億美元合並,以圖建立能與IBM和DEC公司抗衡的計算機大公司。然而優利成立後,合並隻是更加暴露了各自的缺點。經過兩年的盈利階段,企業效益以及優利股價開始下跌。過了十多年優利的股價才又達到1987年的水平。
優利公司因合並而減少20億美元的資產值。
美西百貨公司的杠杆收購(1986年)
美西百貨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艾德華·芬克爾斯坦一手策劃了這起價值36億美元的杠杆收購。整個交易是以對未來過於樂觀的設想為基礎的,但後來公司被巨額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芬克爾斯坦甚至在收購交易後繼續舉債,購買了羅伯特·坎普控製的部分聯合百貨公司的資產(本來希望收購整個公司)。美西百貨公司於1992年1月提出破產申請,並且在1994年由破產清算後的聯合百貨公司收購。
通用電氣公司收購基德爾·皮伯迪經紀公司(1986年)
通用電氣公司以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基德爾·皮伯迪經紀公司。收購很快出現問題,因為基德爾的並購主管馬丁·西格爾被控搞內線交易,基德爾交納了大筆民事訴訟賠償費。基德爾總是與證券醜聞有關,並且在1994年損失3億美元。同年通用電氣公司將基德爾·皮伯迪部分資產售予佩因韋伯證券公司。在8年的控製期間,通用電氣公司在該企業共損失了15到20億美元。
伊萬·伯斯基的申訴交易(1986年)
伊萬·伯斯基被指控搞內線交易,並且於1986年11月交出5000萬美元所得和交納5000萬美元的罰款。在宣告判決前,政府為避免投資者恐慌拋售,允許伯斯基事先將投資清算。政府同時也對鄧尼斯·列文和邁克爾·米爾肯減輕判罰(列文不必交納罰金,隻是將政府發現的存在一家巴拿馬銀行的非法所得退回即可。雖然邁克爾·米爾肯共支付6.5億美元,但他還是保留下一大筆財產。政府始終沒能搞清米爾肯在數百起杠杆收購交易中到底賺了多少錢,並且這些錢還被隱瞞起來留給其家人和他的基金會,後來這些資產都成為有價值的上市公司)。
通用汽車公司買斷羅斯·佩羅的股票(1986年)
1984年通用汽車公司買下羅斯·佩羅擁有的EDs公司,然後發行了根據EDS公司績效分紅的跟蹤股票——通用汽車公司E級股票。佩羅成為通用汽車公司董事成員後,開始公開批評通用汽車公司,影響了公司處於汽車工業界領導地位的聲望。為讓佩羅閉嘴,通用汽車公司以高出一倍的價格,即7.5億美元,買斷佩羅持有的E級股票。反過來,佩羅必須從董事會退出,並且不能再對通用汽車公司做任何負麵消級評論。如果違反上述承諾,佩羅必須向通用汽車公司交納7500萬美元的“罰款”。
“ZZZZ Best”蒙騙金融界人士(1987年)
曾經有一段時間,巴利·明可夫及其地毯清洗公司成為美國成功致富的傳奇故事的內容。明可夫20歲時身價達到1億多美元,他的公司也在日新月異地飛速發展。當時德崇證券公司打算為明可夫承銷4000萬美元的證券,以圖收購一家規模更大、曆史更久的地毯清洗公司。然而所有這一切都是虛構偽造的。明可夫及其夥伴欺騙了德崇證券公司、財務人員、律師以及公共投資者,聲稱自己正在進入建築裝修行業。他們偽造了成千上萬張發票和許可證,賄賂第三方為他們的資產擔保,甚至租借並支付裝修的建築物以示他們的“業績”。在債券認購結束的前兩天,一條很小而且與騙局並不相關的信用卡偽造案的報道使“ZZZZ Best”公司股票急速下挫,又引發與騙局沾邊的人對此事的披露。明可夫及其同夥進了監獄,金融界蒙受了巨大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