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巴馬西點軍校演講看美國對外戰略的新變化
國際觀察
作者:仇朝兵
奧巴馬西點軍校的演講,是在為美國能繼續“領導世界”的設想打氣,其中流露出了無奈和不甘的情緒。
美國的式微是由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結構性問題引起的。
中國戰略機遇期不能寄希望於美國犯下戰略性錯誤,中國社會的穩定與發展隻能自己創造。
2014年5月2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西點軍校2014級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就美國的反恐戰略及如何維護美國的“世界領袖”地位進行了闡述,並借此機會強調美國對外戰略的延續性及美國外交政策的新變化。當然,奧巴馬在展示自己“美好願望”的同時,言辭中也流露出了無奈與不甘。
美國對外戰略的延續與變化
奧巴馬在演講中批評了輿論對“美國正在衰落”或“美國將會失去其領導地位”的說法。他認為,在新世界裏,美國麵臨的問題不是美國要不要領導世界的問題,“而是如何領導世界的問題。”美國對外戰略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其維護“世界領袖”地位的方式變化上:
更加謹慎地使用軍事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是世界上對外發動戰爭最多的國家。有人說,每一位美國總統都有屬於他自己的戰爭。麵對美國國內各界對其在敘利亞問題、烏克蘭問題上表現軟弱的指責,奧巴馬回應了其謹慎使用軍事力量的原則:當國際社會關注的問題未對美國構成直接威脅但處於危機之中時,應該抬高使用武力的門檻。
更加務實地開展國際反恐行動。“9·11”事件以來,反恐一直是美國對外戰略的一個重點。奧巴馬認為,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對美國最直接的威脅,依然是恐怖主義。美國未來將會製定適應這種分散化威脅的戰略,與恐怖分子建立立足點的國家建立更有效的夥伴關係,增強反恐夥伴的能力,在不派出軍隊的情況下擴大美國的介入力度。
更加巧妙地利用國際組織。美國一直十分重視利用國際組織和國際規則來實現其戰略目標。二戰後,其塑造的聯合國、世界銀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國際組織對實現其全球化戰略,維係其霸權地位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奧巴馬雖提出,美國應致力於用“國際法”來解決國際衝突,實則是在利用國際組織和國際法來約束和規範其他國家,從而實現美國繼續“領導世界”的設想。
更加細膩的擴張手法。長期以來,對外擴張“民主”、推進“人權”,一直是美國對外政策的重要內容。不過,從奧巴馬的演講可以看出,美國的手法將會更加細膩,行動也會更具戰略耐心。通過民間援助投資等方式,支持和推動其他國家的社會組織發展,擴大對這些國家公民個人的影響,傳播美國的意識形態、價值觀,甚至生活方式等。
美國對外戰略調整的背後因素
美國國力相對下降。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上一些新興經濟體迅速發展,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而美國,雖然從絕對經濟實力上看,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但其相對實力卻呈現出下降之勢。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的數據,美國GDP所占全球份額:1990年是24.693%、2011年下降到19.09%。2008年的經濟危機以來,美國經濟複蘇乏力。為平衡財政預算,奧巴馬不得不削減軍事開支,節製對外使用武力。
國際局勢劇烈變動。近年來,隨著中國崛起,美國加強了對中國的戰略關注,實施了亞太“再平衡”戰略,軍事部署向亞太地區嚴重傾斜。在敘利亞和烏克蘭的問題上,美國除了軟弱無力的製裁,整體上表現得很無奈。為避免再次深陷戰爭泥沼,美國開始更多地強調發揮其盟國和夥伴的地區性作用,合作應對國際問題和地區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