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反恐戰略的調整進一步推動世界各國的反恐合作機製的建立與完善,但其實施的“雙重評判標準”無疑又在瓦解合作的可能。近年來,中國國內恐怖事件頻發,爭取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對於中國順利開展反恐鬥爭意義重大。但美國對其他國家反恐鬥爭一直持“雙重標準”。對待中國,一方麵謀求反恐合作;另一方麵又打著“人權”和“宗教自由”的幌子,對中國政府開展的打擊恐怖勢力和極端勢力的活動橫加指責,甚至不願將危害中國人民生命的暴徒視為恐怖分子。
第三,推動國際合作的同時,也在利用所謂的國際規則構築地區聯盟壓縮中國戰略空間。近年來,在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背景下,美國加強與亞太地區相關國家的雙邊和多邊合作,特別是在軍事、安全領域的合作。對中國南海、東海的主權問題,美國片麵解釋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偏袒他國,對中國構成嚴重傷害。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行動,已形成了遏製中國的態勢。
第四,用更為細膩的手法在中國周邊國家“擴展民主”、“促進人權”,發展當地公民社會組織,對中國的周邊安全及中國在相關國家的現實利益構成了挑戰。如緬甸“民主化”後,中國企業在緬投資就一再受到衝擊。美國在中國周邊國家的文化和意識形態滲透,也影響了中國同這些地區的文化交流,對中國構建和諧、穩定的周邊地區環境構成了嚴峻的挑戰。
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的外交新策略
雖然挑戰和機遇並存,但中國戰略機遇期不能寄希望於美國對其他國家犯下戰略性錯誤,因為美國未來的對外戰略會更加謹慎。中國社會和政治的穩定,更不能寄希望於美國心慈手軟,因為從曆史發展來看,美國從來不會放棄對一個社會主義大國所進行的各種形式滲透與幹涉。中國社會的穩定與發展,中國和平的周邊環境,隻能靠自己去創造:
要進一步增強中國的硬實力,特別要注重推進科技進步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打鐵還需自身硬”。增強硬實力,特別是加強軍事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結果和國家安全的合理要求。我們還要注意周邊國家的安全關切,謹慎運用硬實力。加強與周邊國家在安全領域的對話和交流,增進軍事和安全領域的信任。
充分運用軟實力,表明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和開展睦鄰外交的決心。注意發揮軟實力在處理國家之間關係中的作用,做到“以禮待人”和“以理服人”,取得周邊國家的信任,以贏得戰略機遇期和發展空間。尤其要加強文化交流和人員交往,增進文化溝通和理解。特別是在多種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地區。經濟利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進國家間的關係,但文化上的認同能夠讓國家間關係更加牢固。對我國來說,增強軟實力是一項值得傾力追求的事業,既符合國家長遠利益,也必將有利於地區的和平與安全。
既要重視中國與周邊國家雙邊關係的發展,又要重視亞太地區多邊機製的作用。相對於雙邊關係的發展,處理多邊合作的難度更大。但多邊合作更能體現一個國家引領或主導地區或國際事務的能力。中國需要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心態,尋求在亞太地區安全機製和經濟一體化方麵發揮引領作用,塑造理想的地區安全環境和健康的地區經濟秩序。
(責任編輯:張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