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銷:“度”的藝術
去年夏天,我被人拉去聽螺旋藻的傳銷課。講課老師說螺旋藻百病都能醫,工作時,幫你提神,入寢時,還能催眠;發展下線,利潤頗豐……後麵的話,我一句也聽不進。
下了課,我便向他請教,它能提神嗎?他說是。它還能催眠嗎?他也說是。
“比如我,上午需要工作,我想提精神,可到了中午,我又想午休,它都能幫助我嗎?另外,既然它是從植物中提煉出來的,怎麼能夠百病都醫呢?我不明白。”
朋友在身旁拉著我往外走,“好了,好了,你這麼多問題,改天再問吧,讓老師歇歇。”
我邊走邊嘟噥:“弄不清楚這些,我怎麼能夠加入你的隊伍,信任你的產品呢?”
今年初,同樣還是螺旋藻,隻是牌子不一樣,是另一個朋友向我介紹的。
我說:“我父親高血壓,好幾年了,一直治不好。”
他說:“我不能肯定他吃了一定會好,但你不妨一試。”
這話對我有極大的誘惑力,雖然至今我仍不信,但我還是買了。
我曾經在一本名叫《易經》的書裏看到過這樣一句話:那些致力於奮鬥目標並知道如何把握中間環節的人,將從變化中收益甚多。
這個中間環節就是我們常說的度吧。度在平民百姓的心裏就是掌握分寸,度在哲學上的概念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量的限度、幅度、範圍,是和事物相統一的數量界限。任何事情做過了頭,都會起到相反的結果。
我沒有相信第一位朋友,是因為那個老師把話說過了頭,引起我的反感。而第二個朋友於情於理都把握得很有分寸。同樣都是螺旋藻但試一試又何妨呢?這就是兩位朋友的不同之處,在於有沒有把握度。
由此,我還想到炒股票,過於貪求最高點,或等待最低點,都會錯過好機會,而一直在中間環節進進出出的人,才可能獲勝。
是的,“把握中間環節”,它提醒我們掌握推銷的度。言語過了頭,就遠離了真實,還有誰會信?
記得阿Q曾站在未莊大街上說,老子先前也曾闊過的,這種推銷自己的話,不但別人不信,連他自己也未必信。
但是大詩人李白向荊州刺史韓朝宗推銷自己時則這樣說:“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曆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丈。王公大人,許以氣義。此疇曩心跡,安敢不盡於君侯哉?”仔細咀嚼這幾句話,別有一番滋味。
所以,推銷無論是人還是產品,都要講究一個度。度是一種真實的藝術。過於直白的話,沒有美感,沒有藝術;過於誇張的話,沒有真實,沒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