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小說《孔乙己》中“幾文大錢”的妙用
文學語言學研究
作者:季連琴
摘 要: “錢”在階級社會中可以表現它的萬能,甚至決定一個人的地位。本文分析了《孔乙己》中的“幾文大錢”在交代人物的身份及社會背景、刻畫人物的思想性格等方麵所起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錢” 《孔乙己》 “幾文大錢”
“錢”在階級社會中可以表現它的萬能,決定一個人的地位。《孔乙己》中的“幾文大錢”在交代人物的身份及社會背景、刻畫人物的思想性格等方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幾文大錢”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及人物生活的社會背景
《孔乙己》開頭就寫道:“每每花四文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在每碗要漲到十文……如果出十幾文……隻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裏,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一碗酒的價錢由“四文”漲到“十文”,不難使我們想到孔乙己所生活的環境:清朝末年,物價上漲,從而使孔乙己及孔乙己們悲劇的產生成為必然。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交代鹹亨酒店喝酒的這些酒客們各自的身份時,除了從服飾上(穿短上衣的,穿長衫的)進行區別外,還從出錢喝酒的數目上加以區別,短衣幫政治、經濟地位低下,一般隻能出“四文”錢喝酒,因此,四文錢就成了勞動人民身份的代表,可稱之為“四文酒客”。“如果出到十幾文就能買到一樣葷菜”作為下酒菜,但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因此,這裏的“十幾文”就成了統治階級身份的代表,可稱之為“十文酒客”。作者通過這幾文大錢的對比,一方麵揭示了當時的社會狀況,貧富懸殊,階級對立,另一方麵為下文寫“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種不倫不類的身份做了鋪墊,起到了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
二、“幾文大錢”準確地刻畫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孔乙己究竟是“四文酒客”還是“十文酒客”呢?作者明確地指出,他是一個“九文”酒客,這九文大錢,既寫出孔乙己不願意隻拿出四文錢與短衣幫為伍,又多拿不出一、二文超過“十”的錢,向有錢階級那樣踱進店裏喝酒的矛盾思想,人物的思想性格在這幾文大錢中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孔乙己是清朝末年的下層知識分子,在長期的封建教育熏陶下,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他身材高大”,有著謀生的條件,即使進不了學,也可以過自食其力的生活,但他卻在“四書”“五經”中耗盡年華,落到即將乞求的境地。他不麵對現實,脫下那件象征讀書人身份的、又髒又破的長衫,說起話來之乎者也,自命清高,處處顯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讀書人,在當時“短衣幫”隻能出四文錢喝酒的情況下,他卻“排出九文大錢”,以顯示自己的闊綽,以掩飾自己被酒客們取笑臉上“又添新疤”的不安,以求得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