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芻議“參與探究”優化數學課堂教學(1 / 2)

芻議“參與探究”優化數學課堂教學

數學教學與研究

作者:王紅娟

摘 要: “參與探究”數學教學方法的主要學習方式為參與和探究,此種教學方法能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顛覆了傳統的填鴨灌輸式教學方法。參與探究的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學習和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在學習和實踐活動中體會到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本文簡議參與探究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動。

關鍵詞: 數學教學 參與探究 教學模式

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和發展,教育部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實踐能力。各地教研組倡導了許多新型的教學方法,其中對初中數學的教學經驗方法做了大量的教學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可以在許多普通初級中學普及。

1.參與探究的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初中數學是一門實踐和理論較豐富的學科,在傳統教學中,數學教學活動大都采用教師講解例題、學生聽講的模式,不能有效地進行師生間的溝通和對知識點的紮實掌握。在參與探究的教學模式下,對課堂教學采取優化策略,提供教師靈活的教學方法,同時讓學生在參與和探究中將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從而對問題形成良好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參與探究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在深化教育教學理論上具有特殊的優勢。參與探究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說,可使其自主探究,通過課堂和課下的幫助與協作,最終達到體驗和感悟。在新的初中數學教學理念下,依照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和認知思維能力,穿插典型的教學案例,在課堂上進行模擬講解,然後分析課堂教學中的案例,達到對問題和知識點的掌握。在這種新方法和新思維理論下,學生能夠扮演教師的角色,自行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和分析,並且模擬課堂訓練,總結教學設計與教學成果。這種學習方式是通過自我動手實踐操作、自主參與探索、交流協作等,引導學生對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中的設計階段、評價階段、實施和講解階段所必備的重要知識和技能進行充分研究和交流討論。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並且從中得到良好的科學思維鍛煉,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教師基本教學業務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意義。

參與探究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方麵具有重要意義,使學生能帶著問題發現和解決,最終能夠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參與探究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非常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融入氣氛活躍的課堂教學中,從中參與教學,師生共同探索知識。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表達能力,以及學生對問題的觀察和思考能力,能有效促進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學習能力的綜合培養,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厭學、煩學轉變為想學、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