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信息管理專業英語教學模式研究(1 / 2)

信息管理專業英語教學模式研究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王文娟 賀琪

摘 要: 如何培養既具有紮實的信息管理專業知識又具有較高相關專業英語水平的複合型人才是目前高校信息管理專業英語教學所麵臨的新課題。針對現有專業英語教學中的不足,我校實施了“任務驅動—思維提升—案例補充”的教學模式,在信息管理專業英語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 信息管理 專業英語 教學模式

信息管理專業英語是高等院校信息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是在大學英語課程之後開設的。通過學習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管理的專業詞彙和特殊語法,能閱讀信息管理專業的簡單英文文獻,鍛煉學生查閱和理解英文資料的能力,為以後進一步從事本專業和相近專業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信息管理專業英語的教學現狀

信息管理專業具有管理與信息技術相互滲透的特點,旨在培養掌握紮實的管理學科、經濟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交叉學科知識的複合型人才。其學科知識體係包括計算機基礎和應用技術、信息係統分析設計和管理、經濟管理類等交叉課程。社會對信息管理專業人才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其中外語能力,尤其是在工作中使用英語撰寫係統需求文檔,報告項目緊急狀況等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對信息管理專業英語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雖然大部分高校的信息管理專業都不同程度地開設了專業英語課程,但其授課效果卻並不顯著。目前信息管理專業英語授課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如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等一係列問題[1]。為了全麵提高信息管理專業英語的教學質量,我校嚐試了以下“任務驅動—思維提升—案例補充”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措施

2.1基於團隊合作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並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主性,培養創新能力,完成老師分配的課外任務[2]。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加深學生對給定任務全方位的理解,學生5—6個人分成一組,共同完成教師指定的任務[3]。組長由學生推選產生,擔任任務實施過程中的具體任務分派、組織協調和代表小組參加期中答辯的角色。根據組長的表現,結合小組成員的反饋,組長會獲得0—5分的附加分數。該部分工作主要學生通過第二課堂完成,除了中期小組答辯外,不占用課堂教學課時。所指定的任務,由教學團隊嚴格篩選,所有任務都是工作場合中經常出現的內容,如係統需求分析報告的翻譯,或者本專業前沿研究,如MISQuarterly期刊裏最新發表的文章。每個學生都會分到3—4頁左右的英文文獻進行翻譯,還要與同組其他成員交流,以便大家對同一個文檔有一致的理解。任務和分組在第一堂課就已經確定,在第八周即課程中期的時候,安排小組答辯。答辯成績按照嚴格的條目打分,占期末成績的10%,每個組員自己完成的部分由任課老師另外計算成績,占期末總成績的15%。通過基於團隊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塊,學生感覺到收獲非常大,既發揮了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深入理解了學習專業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又鍛煉了合作交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一開始把任務內容難度係數設定得比較高,學生在學習教材中的知識體係時,就不會感覺很吃力。

2.2注重課堂調動及思維提升

教師緊緊圍繞信管專業知識係統開展課堂教學環節。因為學生已經有了兩年大學英語知識的基礎,很多簡單的單詞、語法、句子都能理解,所以課堂授課的重點放到專業詞彙、專業詞組和長難句子的講解上。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以學生為主體。每篇文章先由教師把文章的主題思想和結構展示出來,然後讓學生自己翻譯段落內容,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給予學生足夠的信心。重點講解學生翻譯過程中不會或者翻譯不準確的地方。學生在翻譯有誤之後,老師再針對長難句子的分解,引領學生如何分解長難句子,培養學生理解英語資料的思維能力,而不是簡單地把答案告訴學生。另外,教學環節中一定要注意與專業知識的結合,不能僅僅限於翻譯的過程。信管專業英語所選取的文章內容有限,僅僅是對某個知識點的簡單介紹,更深入的內容需要教師擴展。比如,在講“Statistics and Management”這篇文章時,可以介紹現代企業中已經使用的嵌入許多統計公式的客戶需求預測軟件的使用,並加上英文課外案例充實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此外,針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內容,可以設計課堂小組討論,讓學生以組為單位講解,其他小組補充。除了翻譯能力外,專業英語的教學目標還包括提高學生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麵的能力,教師根據授課進度選擇多樣的信息傳遞的方式,包括聽取國外公開課新技術視頻、看英文產品介紹圖片、即興專業話題辯論等方式,活躍課堂氣氛。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