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元認知策略在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水平中的運用(1 / 3)

元認知策略在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水平中的運用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高仁盛

摘 要: 本文針對當前高中生因缺乏有效的閱讀策略而存在的種種問題,從元認知策略的內涵出發,闡述英語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探討高中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元認知策略調節、監控和評價自己的閱讀行為,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

關鍵詞: 元認知策略 高中英語 課外閱讀

1.引言

美國語言學家Stephen Krashen認為:“閱讀,尤其是課外閱讀,是提高英語能力的有效途徑,你讀得越多,詞彙量越大,寫作就越好,拚寫越正確,當然成績就隨之提高了。課外閱讀對口語能力和聽力能力很有幫助。”清華大學知名教授吳古華認為:“從長遠來看,大量閱讀是擴大詞彙量的根本途徑——大量閱讀上口的、地道的英語材料或書籍,是提高英語的根本途徑。”閱讀通常被人們認為是今後工作和學習中最有用的外語技能,已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中心。2003年出版的《全日製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對英語閱讀能力提出了具體要求和具體目標,語言技能分級目標方麵,要求六級、七級、八級在讀的技能上:“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分別達到20萬,30萬,36萬詞以上。”然而,調查顯示,詞彙量不足是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要障礙,其次是閱讀速度慢,存在推理能力、理解能力弱和歸納能力不強,感受能力欠缺的現象。這些現象迫使高中生減少閱讀量,從而導致閱讀速度慢;反過來,閱讀速度慢,致使閱讀量減少,又阻礙詞彙量的積累,於是就出現惡性循環。於是很多高中生對閱讀出現畏難情緒,閱讀時間、閱讀量上普遍不足,嚴重缺少合作閱讀精神,英語成績難以提升。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除了學生自身的閱讀習慣、閱讀心理、文化背景等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缺乏閱讀策略的認識和運用,進而影響了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為了克服這一問題,教師除抓好課堂閱讀教學訓練外,更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方法和策略的指導。本文試從元認知策略的內涵入手,談談在高中英語課外閱讀中如何運用元認知策略來有效地引導學生閱讀,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

2.元認知策略的涵義

據維基百科Wikipedia中有關元認知Metacognition(也譯為後設認知)的解釋,Metacognition is defined as“cognition about cognition”,or“knowing about knowing”。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展心理學家弗拉維爾John H.Flavell(born 1928)首先使用了“Metacognition”,他將元認知定義為:Metacognition refers to one’s knowledge concerning one’s own cognitive processes or anything related to them,e.g.,the learning-relevant properties of information or data.元認知由三個要素構成:(1)Metacognitive knowledge(元認知知識)(也稱為metacognitive awareness);(2)Metacognitive regulation(元認知監控);(3)Metacognitive experiences(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是學習策略的一種,作為元認知和學習策略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元認知策略的重要性得到了相當的關注。在對學習策略係統的研究中,J.Michael O’Malley和Anna Uhl Chamot把學習策略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元認知策略高於其他兩類策略。他們認為元認知策略就是利用認知過程中獲得的知識,通過確立學習目標與計劃,監控學習過程和評估學習結果等手段來調節語言學習行為。元認知策略是保證學習活動成功的更高級的執行技能,包括對學習的計劃和管理功能,是學會學習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麵。我國學者潘黎萍對元認知策略在二語課堂閱讀中的可教性進行了實驗研究,結果表明了元認知策略在中國外語閱讀課堂中的可教性,認為元認知策略意識強,閱讀效果也相應較好。《英語課程標準》把學習策略作為教學培養目標,明確指出高中生應掌握並不斷調整學習策略。因此,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包括元認知策略的指導關係重大,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反思學習、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