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優化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提問(1 / 2)

如何優化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提問

理化生教學與研究

作者:楊亞

摘 要: 提問是每節課都有的師生互動內容,提問是否有效直接關係到教學效果的優劣。有效的提問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大門,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主要從提問的科學性、課堂提問的藝術與技巧等方麵闡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優化課堂提問,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關鍵詞: 初中物理 課堂教學 提問

提問是最常見的師生互動的內容,有教學經驗的老師是十分重視課堂提問效益的,有效的提問能引導學生的思維,開啟學生的思維大門,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反之,無效的提問,打亂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不知所措,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實踐表明,教學質量的提高與提問的量沒有關係,有效的提問並不等於提問的數量多,這就說明,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要講究提問的藝術與技巧,要優化提問,使其發揮教學作用。那麼,在具體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優化提問,提高提問的藝術性與技巧呢?

一、提問的科學性

1.麵向全體學生。教學究竟是為誰的問題,不需要做很多解釋。每個學生都是老師的“寶”,老師的教學不能為幾個尖子學生服務,而應該麵向全體學生,通過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得到進步。因此,在設計物理課堂問題時,要麵向全體學生,既要考慮優等學生,又要照顧學困生。這就要求老師在用提問促進學生學習時,既要設計簡單的問題,又要設計思維性較強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都通過對問題的思考,都有所收獲。比如,在複習歐姆定律時,複述歐姆定律的內容可以讓學困生回答,將電阻的大小是不是與電壓成正比,與電流成反比的問題,給中等學生回答。為了讓優等生也得到發展,需要設計一些難度大點的問題,比如在教學焦耳定律時,當學生都能通過實驗探究出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阻、電流有關係後,再給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為什麼隻研究導體產生的熱量多少與電阻、電流大小之間是否存在某種關係,而不研究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壓之間有無關係呢?這是一個思維性很強的問題,老師不能直接提問中等偏下的學生,因為他們是答不出的,提問優等生,會促動他們的思維神經,有利於他們獲得更好的發展。

2.精選問題,適時提問。老師提的問題,需要精選,選擇難易適度的問題。過於深奧的問題,超出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不適合的;過於簡單的問題,學生脫口而出,也達不到鍛煉思維能力的目的,也是不適合的。在教學中,老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與能力水準,選擇難度適合的問題。當老師麵對各種資料的時候,不能照抄資料上的問題,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作適當修改,更適合學生回答。資料上編寫出來的問題,常常是編輯根據學生情況編寫的,未必適合每個學校的學生,因此,每個老師都可以參考,但不能照搬。此外,什麼時候向學生提出問題也是需要講究的,不能及時提問,常常達不到好的學習效果,甚至打亂學生的思維,影響學生的聽課思路,嚴重的會使課堂教學脫節、無序。

二、課堂提問的藝術與技巧

1.語言藝術。提問的語言要清晰,表達的內容要確切,不能使學生聽了後產生各種誤解,不知道怎麼回答。在實際教學中,不少老師提的問題,表述得不清晰,學生聽了問題後,不知道怎麼回答。比如,有的老師問學生:光的傳播速度是多少?學生就不知道怎麼回答,其實,老師是想請學生回憶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由於光在不同的透明物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因此學生無法回答老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