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健康我運動我快樂
幼教天地
作者:周雪梅
摘 要: 幼兒園體育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孩子健康發展,讓每一個孩子根據自身基礎和條件,通過有效學習和鍛煉,成為身體和心理都健康發展的人。為了更好地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幼兒園對每年舉行一次的運動會進行了改革嚐試,對傳統運動會進行了創新。開展家長、學生、教師共同參加,園級運動會和班級運動會相結合,以“我健康 我運動 我快樂”為主題的“親子運動會”。
關鍵詞: 親情 親子運動會 家園共育
一、親子運動會的重要性
著名幼教專家陳幗眉教授說過,家長對小孩子的教育,第一就是培養他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二就是跟孩子玩親子遊戲。幼小的孩子最希望和父母一起玩。我國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總則裏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在組織與實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舉行親子運動會,不但密切了親子關係,而且促進了孩子的健康發展。
二、親子運動會,激發家長參與熱情
親子運動會既然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參與的種活動,幼兒和家長自然就是活動的主體,幼兒天性是喜愛遊戲的,如何激發家長的參與熱情,爭取家長的配合就成為最重要的工作。
我園親子運動會是學期工作計劃中就確定的。在學期初的家長會上,我們告知家長將邀請他們來園參加親子運動會,向他們介紹親子運動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讓他們了解家長在親子運動會中的重要作用,並表達我們期待家長積極參加的心情,希望家長們借此機會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接下來,在班級經常性地開展體育活動,使家長們漸漸感受到活動的氛圍。待確定遊戲後,我們先把遊戲教給孩子,激勵孩子回家後跟家長配合著玩。家長們覺得遊戲設計得很巧妙,迫不及待地找老師了解遊戲的詳細玩法和規則。時機成熟,我們便把遊戲在家園欄和網站裏公布。那幾天總有孩子和家長找老師交流在家裏遊戲的情況,可見他們都在認真準備。然後家長們開始關注什麼時候舉行親子運動會,比老師還著急。有了這份期待之情,家長都會積極參與並和老師積極配合。這種期待之情為運動會的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們期待運動會開展得順利、精彩、高效。
舉行運動會的前一天,我們把邀請函送到家長手中,邀請函的背麵有舉辦此次運動會的目的和意義,有我們的祝福,有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還有穿運動衣、運動鞋之類的溫馨提示。
三、親子運動會圓滿成功
運動會的組織工作是繁瑣的,隻有教師細致、耐心、充滿熱情地工作才能成就運動會的圓滿。
家長預熱的這段時間裏,老師也不能閑著,做道具,準備獎品,熟悉場地,最重要的是三位老師要認真分工,教師分工明確具體,配合默契可以使運動會順利開展,避免不必要的等待。我們是這樣分工的:一位老師主持活動,位置在起點,另一位老師負責安排幼兒參賽,位置在幼兒和家長處,第三位老師負責準備道具,位置在旁邊。
比賽開始前,一位老師組織幼兒先到場地坐下,另一位組織家長在教室裏集合,主要告訴家長:今天你很重要,要給孩子樹立一個熱愛運動、積極向上的榜樣。並提醒家長:遵守遊戲規則,遊戲才有意義;別跟孩子說“累”、“天熱”之類消極的話;和孩子一起安靜地觀看比賽,給同伴鼓掌;鼓勵孩子,告訴孩子他很棒。事實證明老師的提醒是必要的,在運動會進行的時候家長們非常配合,他們站在孩子後邊,主動帶好自己的孩子,主動配合老師維持會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