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電影紀錄片《商業創意在中國》完整腳本(3)(1 / 2)

中國企業品牌管理的崛起

中國企業善於學習。不少國內優秀本土企業的商業創意決策者擁有在國際公司品牌管理、市場營銷的豐富曆練和經驗。他們追求的不僅僅是依靠商業廣告創意鞏固品牌市場地位,對投放效果和銷售業績也同樣看重。

中國市場競爭激烈的同時,數字媒體的興起讓競爭更為白熱化,當然也給中國本土企業第二次追趕世界的機會。中國是全球僅次於美國第二大互聯網新興市場。所有在美國成功的互聯網模式都能在中國找到其蹤影。加之中國已是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市場,這裏也成了全球最領先的互聯網廣告營銷(搜索、視頻網站、社會化媒體平台、遊戲、移動)的試驗田,孕育了不少案例形式在全球也名列前茅的創意。

2012年,好萊塢導演邁克爾·貝(Michael Bay)執導的商業大片《變形金剛3》(Transformers:Dark of the Moon)中有一個中國牛奶品牌作為情節在影片中露出。該”舒化MILK“就是中國最大乳業集團伊利的產品,也是亞洲唯一躋身全球乳業十強的企業。伊利集團前身是中國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合作奶牛場。公司從1993年起重視品牌建設與市場營銷。11年後的2014年,僅上半年收入就達274.71億元人民幣。同時,伊利的海外發展也非常迅速,在全球建立最優質的奶源網點。伊利通過產品植入與內容營銷借勢《變形金剛3》,成功的市場營銷計劃獲得了良好的回報。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通過與有全球號召力的電影合作,在國際舞台展示品牌營銷的攻勢,也反映了新一代中國品牌的自信。

國際代理公司的中國營銷之道

品牌企業大放異彩的背後,是專業服務公司(廣告、媒體、設計、製作)的緊密協作,是商業創意服務的主力軍。

WPP是全球最大傳播集團,成立於1986年。旗下擁有奧美(Ogilvy)、智威湯遜(JWT)、揚羅必凱(Y&R)、群邑(GroupM)、郎濤(Landor)等眾多專業服務公司。全球員工超過10萬名,2013年全球收入超過160億美元,媒介承攬額超過700億美元。WPP中國員工上萬,在中國多個城市擁有辦公室,2013年中國的營業額超過300億人民幣。在過去20多年中培養了無數商業創意人才,在客戶、策略、媒介、創意方麵都獲得顯著成長。曾離不開有經驗的海外人士的專業服務機構,如今則完全有底氣將絕大部分工作托付於本土人才。

WPP宋秩銘/采訪

宋秩銘(TB Song):1974年在台灣地區進入廣告行業,1985年成立台灣奧美,在他的推動下,美國奧美廣告於1991年正式入駐中國內地。奧美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內地的國際4A廣告公司,讓中國企業明白了何為品牌管理、如何運用當代理念從事廣告傳播。宋秩銘目前擔任WPP大中華區董事長,他對推動中國商業創意貢獻巨大。

中國企業品牌建設的挑戰:中國企業在建立品牌時一直都很迷失,覺得品牌可能就是知名度,把知名度打響,那慢慢地大家也會體認到品牌。事實上,品牌是跟消費者的關係,是一個情感性的關係。如何走進情感性的關係對中國企業而言難度不小。當然,中國產品的形象在最近幾年已經在逐漸改變了,不再是以前所謂的”價錢便宜質量不好“。所以當國外消費者接觸到我們的產品、接觸到我們的品牌時,這個情形就會改善。

中國企業的特點:是創業家的精神。我覺得中國在過去二十年來,很多企業都是在短短幾年之內取得巨大成功。因為中國這個市場在快速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機會。所以中國有一群創業家,他們敢衝,抓準機會,然後把事情做成。

中國人才的特點:中國人才無限。隻是說你能不能找到人,然後去培養他。關鍵是要找對人。

BBDO是全球著名廣告創意公司,創建於1891年的美國。目前在全球擁有近15000名專業人才,有分布在81個國家的289間辦公室。其中國分公司在曆屆金投賞國際創意節(ROI Festival)屢獲佳績。BBDO全球首席執行官Andrew Robertson對於中國感情深厚。他說:“中國是一個卓越的國家,擁有5000年的曆史、文化和創造。相比其5000年的曆史,廣告行業的發展時間甚短。我一直都很喜歡來中國,來到我們中國公司和這裏的員工相處。因為我一直都驚訝於他們對學習的渴望、對新經驗的探求,以及他們將知識轉化到工作中去的速度。這種活力和速度是如此生氣勃勃!這也是我喜歡來中國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