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2)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但見彩雲歸》更多支持!

沒人知道馮海石逃去了哪,但這對沈晚芸一家來說是件好事。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1976年十月,十年特殊時期結束,對中國來說有著絕對的意義,對沈晚芸一家來說,更是意義非凡。這意味著,馮海石可以回來了。

馮海石一家搬回了老屋,城裏的戲苑繼續開著,生意更好了,生活也是蒸蒸日上的,但這些馮海石不看重,他更看重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1979年,遠在台灣的沈嫣回來了。

“姐,我好想你呀。”晚上沈嫣和沈晚芸睡在一起,多年未見的姐妹倆聊著心事。

“我也想你,還以為再也見不到了,你這次回來可要多住些日子。”沈晚芸拉著沈嫣的手開心的說。

“恩,多住些日子。姐,你這些年過得好嗎?”

“好,很好。苦難都已經過去了,我們正朝著好日子走,我們還能見麵不就是個好的開端嘛。”

“是呀,那時候匆匆忙忙地離開,從沒想過能回來。我不是個孝順的孩子,爹娘死我也沒在邊兒上。”沈嫣想起二老忍不住的就要落淚。

“爹娘從沒怪過你,你好,爹娘才能放心。”

“姐,我是不是太任性了?總想著自己,不顧別人。當初也是說走就走,在那邊每每到了夜裏,我無時無刻不在想念你們。我跑到離大陸最近的地方朝這裏望,希望可以看到咱家,可我什麼也望不到,但我望望心裏就舒服點兒,姐,你明白那種感受嗎?”

“恩,我知道。我在這裏也會想爹娘,想哥哥,想沈嚴,想你。想我們小時候的事,感覺就像是昨天的事。有時候想的狠了,是會哭的,所以又不敢太想了。你離家那麼遠,肯定比我要難受得多,但都已經過去了,不是嗎?”沈晚芸擦了擦沈嫣的淚。

“是呀,我能見到姐,覺得真的好開心。”

沈晚芸的大哥聽說小妹回來了也從洛陽匆匆趕來,沈嫣在這裏呆了十天走了,沈晚芸沒有挽留,因為沈嫣跟著大哥回去拜祭了父母之後要去一個地方。西藏,沈嚴埋葬的地方。

1981年,沈晚芸52歲,小孫女秦喜也已經上了小學四年級。

秦喜很聰明,是班裏的班長。有點兒脾氣,但絕不是欺負別人的那種脾氣,班裏的人都很服她,因為她成績好,人也熱心。但班裏唯一有個不服她管教的孩子,叫楊飛。

楊飛是個留級生,比秦喜大兩歲。楊飛的學習不好,但因為個頭高,有主見,是孩子王。楊飛的母親是大隊裏的書記,整天都忙著開會,很少有時間管他。他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是家裏的老末兒。因為是書記的孩子,所以即使是留級生,老師們明裏暗裏都會有些袒護這個孩子。

早上,四一班的白一帆貓著腰,偷偷摸摸的往教室裏進。離上課的時間還早,教室裏坐著稀稀兩兩的幾個人在看書。教室後排坐著翹著二郎腿的楊飛,和幾個他的小夥伴兒,他們可沒在讀書。

“白一帆,站那兒!”楊飛大聲的叫了聲,白一帆被這突如其來的叫聲嚇得把懷裏的棗兒撒了一地。

“楊,楊飛哥。”白一帆乖巧的叫著,任憑棗兒在地上滾動也不敢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