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國際市場營銷策劃(4)(1 / 3)

“是代理就必須達到一個最低的銷售限度,高出的要給予階梯式的獎勵。”青島啤酒歐洲公司總經理說。例如在歐洲市場上,青島啤酒聯合當地代理商,加強青島啤酒在當地的營銷。具體做法就是捆綁兩家代理商共同成立了一家股份公司經營青島啤酒。隨著對海外代理機製的逐步改善,管理漸漸加強,責任清晰明確,青島啤酒運輸到法國的周期由以前的42天縮短為現在的21天。運輸周期縮短也就意味著青島啤酒新鮮度的提高。在歐洲這個極度飽和的啤酒市場中,和其他進口啤酒相比,青島啤酒的市場占有率不降反升,其銷售量更是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遞增。

巧手點金

如同國內的市場營銷一樣,任何企業在進行國際市場營銷時,也必然會麵臨分銷的決策問題。分銷是指將產品或服務從生產者向消費者轉移的過程。國際分銷與國內分銷的重要區別在於,國際分銷是跨越國界的營銷活動,而國內的分銷活動則僅限於一國的國境之內。因此,國際分銷要比國內分銷複雜得多,決策也將困難得多。然而,分銷卻是國際市場營銷策略組合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

思維創新

當采取不同的戰略進入國際市場時,企業會麵臨不同的分銷決策。當企業選擇不同的分銷策略時,產品或服務從生產者向消費者的轉移就會經過不同的營銷中介機構,從而形成不同類型的國際分銷結構。國際分銷係統就由這些營銷中介機構以及生產者和消費者或用戶構成。營銷中介機構可以被區分為許多不同的類型,例如,根據各營銷中介機構所執行的功能的不同,營銷中介機構可以區分為經銷中間商、代理中間商和營銷輔助機構。營銷輔助機構是那些不參與商品交換(這裏的交換是指買賣雙方為達成交易而進行的談判過程),但對商品交換的實現提供支持的各種機構,如管理顧問公司、商業銀行、運輸公司、倉儲公司、保險公司等。根據國際市場分銷中所使用的營銷中介機構所處的國境的差異,國際分銷渠道機構還可以區分為國內中介機構和國外中介機構。

當企業以出口方式進入國際市場時,產品不僅要經過國內的分銷渠道,而且要經過進口國的分銷渠道,才能最終到達目標市場國家的消費者和用戶手中。在這種情況下,一次分銷的完成必須經過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本國國內的分銷渠道;第二個環節是由本國進入進口國的分銷渠道;第三個環節是進口國的分銷渠道。

當從事國際市場營銷的企業在國外設廠生產、就地銷售時,產品或服務的分銷所需經過的過程和環節,與出口的方式相比則可能要簡單一些,最明顯的就是在國外生產時不需要經過母公司所在國的國內中間商。

由此可見,從事國際市場營銷的企業有多種分銷渠道模式可供選擇,這依賴於企業已確定的國際市場進入戰略。不僅如此,企業在選擇具體的國際分銷策略和設計國際分銷渠道結構時,還必須充分地考慮企業自身的資源及其所在行業的特點、競爭者的渠道策略、目標市場特征、目標市場國家的法律環境以及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和購買習慣等。此外,不論采取何種選擇,國際營銷企業都必須考慮渠道的效率和對渠道的控製。

實戰要點

國內中間商與國際營銷企業處在同一國家的國境之內,由於社會文化背景相同,因此彼此容易溝通,可以很方便地合作。但由於它們遠離目標市場國家,與目標顧客的接觸少,因此在提供目標市場信息方麵存在一定的不足。國內中間商一般是在生產企業由於資源不足或缺乏國際市場營銷經驗,或認為沒有必要直接進入某個或某些國際市場時被使用。國內中間商根據其是否擁有出口商品的所有權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出口商和出口代理商。凡對出口商品擁有所有權的,稱為出口商;凡接受委托,以委托人的名義買賣貨物,收取傭金,不擁有商品所有權的,稱為出口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