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經營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企業發揮產融結合優勢的重要基礎。當今國際經濟競爭的核心是管理創新。管理創新則是產品、技術和市場創新的基礎。在進取型的公司管理風格下,還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公司業務人員,如技術創新、新產品的開發必須要由技術開發人員來完成,而市場創新的信息獲得和創新方式則不可缺少市場營銷人員的努力。因此,公司管理人員的素質,包括進取意識和管理技能,也是公司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對管理人員的素質進行分析可以判斷該公司發展的持久力和創新能力。另外,決定企業競爭力強弱的另外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人力資源。金融業本身是知識密集型產業,工商企業參股金融公司,必須擁有一個決策管理層,必須擁有一批專業人才隊伍。專業人才懂金融、會經營、團結高效、職業規範,對於資產組合、風險防範理論要十分了解,對於金融理論和實踐要有充分的掌握,對於海外上市、資產證券化等手段的選擇和應用要有一定的研究和實際運用能力。
3.2 完善的內部控製機製
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控製機製才能有效防範產融結合的風險。完善的內部控製機製應該由“防火牆”製度、信息的溝通和披露機製、危機應對機製三部分組成。
3.2.1 “防火牆”製度。“防火牆”製度是指在持股、管理人員、業務等方麵設定一定限製條件,這些條件就是企業的“防火牆”。防火牆製度是基於監管機構的製度安排和公司經營的自律需求而產生的。這一製度的建立能有效地自律和迎合監管機構的需求。
3.2.2 危機應對機製。突發事件時有發生,所以不確定性是市場經濟的本質和常態。企業產融結合本身的不確定性很大,突發事件所帶來的風險更要大。故要解決問題,關鍵是製度。建立完善的危機應對機製、製定危機管理計劃、經常性危機管理的培訓和演習、設立危機管理團隊等都是關鍵性的內容。
3.3 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與戰略目標
我國國有銀行和公司在轉軌時期“內部人的控製”問題給社會生活和經濟生活帶來非常嚴重的負效應。引進商業銀行的機製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的同時又能充分發揮商業銀行的監督控製的作用,建立以商業銀行為主導的多元企業外部監督體製。
企業在預計要進入金融業之前應考慮其主營業務,找尋與主營業務休戚相關的金融業務,實現產融結合必須是理性的,而不僅僅是為了所謂的“圈錢”,故從企業的長期規劃的戰略目標出發,謹慎選擇與產融結合相匹配的
策略。
4 結語
產融結合首先是一個企業行為,然後才是產業和宏觀現象,單純從產業或宏觀層麵研究產融結合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深入研究影響企業產融結合成敗的法律、市場、企業因素。隻有深刻理解了這些因素,才能對症下藥,進而摸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產融結合新路,也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國經濟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文平,葛文均.中國產融結合機製研究[J].經濟研究,2000,(3):40-42.
[2] 於亞男,吳朝霞.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產融結合製度約束與創新[J].新疆財經,2007,(5):24-26.
[3] Gur ley.J.G.& Shaw.E.S.金融理論中的貨幣(中譯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6-128.
[4] Meng,Q.New economy and ICT development in China[J].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Vo1.14,2002.No.2 North-Hol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