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我國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測評體係(1 / 3)

基於前文介紹的並購的財務風險動態理論和我國麵臨的並購財務風險,我們需要根據我國企業並購麵臨的財務風險狀況,構建一整套財務風險測評的指標體係,來深入的分析我國企業並購時應考慮的各方麵風險因子,並有效的度量並購財務風險,為風險控製提供準繩。

一、構建我國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測評體係

上一章分析了我國企業並購麵臨的財務風險,可以發現這些財務風險涉及的因素都比較複雜,並不能通過簡單的財務數據就可以識別和測量,所以有必要構建一套適合我國企業並購市場的、可操作性強的測評體係,係統深入的分析並購交易時企業麵臨的財務風險,當然,這也是財務風險動態控製的內在要求。

(一)構建測評體係遵循的原則

1.係統性原則。並購財務風險的複雜性表明我國企業在並購過程中所麵臨的財務風險不能簡單地進行辨別。由於這種複雜性,使得在階段評價和綜合測評過程中必須本著係統歸納,全麵識別的原則。企業並購前後都麵臨著財務風險,但是各個不同階段的財務風險所包含的內容並不完全相同。風險測評就是要全麵了解目標企業的經營情況、財務情況和市場情況等盡可能詳細的資料,找出影響並購財務風險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求階段測評和綜合測評體係能反映並購各對象的結構、要素以及各種因素的邏輯關係,從而對並購財務風險做出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的係統測評。

2.動態性原則。根據企業並購財務風險動態控製理論,在進行財務風險測評時不能過於僵化,將目光靜止在企業並購的某一階段,而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動態地分析企業並購所麵臨的財務風險。此外,企業在並購時還必須考慮到一些突發事件的影響,從長遠角度出發,結合企業並購的實際情況,動態地識別財務風險。隻有這樣,才能客觀、正確地製定企業並購戰略,並進一步控製企業並購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3.非財務指標應考慮量化的可能性。非財務指標的使用可以提高體係的一致性,因為可以有效地反映並購對企業相關能力的提高,針對性強;而且與財務指標事後反映的特點不一樣,非財務指標可以前瞻性地表現對企業有長期影響的核心能力。但是,考慮到量化的難度和量化過程中的不可避免的主觀性,引入非財務指標時要倍加小心。

4.要重視綜合指標在反映並購財務風險時欠缺的一致性。一些綜合性較強的指標,如淨資產收益率,盡管這些指標可以反映財務風險的全貌,但同時卻難以排除其他因素對並購財務風險的影響,不能針對性地對並購的一些因素的影響進行評價。而且,這類指標往往是對經營者進行業績評價和投資者、監管當局最為關注的,受操縱的可能性較大。因此,在引用這些指標時,需要重視其在反映並購財務風險時欠缺的一致性。

(二)我國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測評體係構建

針對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采用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結合作為測評的指標基礎,是我國目前條件下比較合理的選擇。本書采用結構圖分析方法結合模糊評價法建立三級綜合評判的測評體係,層層深入,力求全麵、綜合、準確的測評我國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

1.三級指標。

(1)一級指標:定價風險,融資及支付風險,財務整合風險。由於支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融資方式,支付風險和融資風險緊密相關,所以在構建指標體係時將此兩種風險一並綜合考慮,這也是符合並購財務風險動態控製的要求的。

(2)二級指標:定價評估風險: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目標企業財務報表風險,未來收益預測風險,關聯方情況。融資及支付風險:資本結構,融資成本,財務杠杆比率,籌資能力,輔助比率。財務整合風險:並購企業財務組織機製風險,並購企業理財風險,企業文化整合影響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