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創業活動在全球掀起浪潮,人們進行創業管理研究的熱情持續高漲,但在創業管理的一些根本性問題上,如創業可否管理、創業管理與一般管理的關係以及創業如何管理等方麵還存在很大分歧。本研究項目運用文獻研究、案例分析以及比較研究等方法,探討了創業管理、創業導向與創業強度之間的關係,分析了創業管理與一般管理等的差異及根源,總結和歸納了創業管理的發展階段和過程,提出了創業管理與一般管理存在的融合趨勢及融合的基本形式,並揭示了融合的組織基礎。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結論是:

一、創業管理是適應環境變化和企業發展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管理方式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企業麵臨的經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包括技術創新、經濟全球化、社會轉型等。在新形勢下,知識、信息、創意等新“資本”形式正取代傳統資本而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而傳統的方式方法則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同時,在一個巨變、動蕩、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雖然機會大量湧現,但卻更需要人們能夠識別和把握機會,整合資源、組織協調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創業管理正適合了這種變化趨勢,成為管理不確定性、管理機會、管理新事業的一種新型、重要方式。

二、提出並分析了創業管理演進的四個階段及六種基本融合形式

本研究因循成熟市場經濟國家企業的發展軌跡,將創業管理的演進劃分為四個階段,即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期的創業管理依附於戰略管理的低層次融合階段,70年代末到80年中後期的偏重效率、低創業精神的日本式管理階段,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後期強調變革創新、高創業精神的美國管理“再造”階段,以及20世紀90年代末期至今的強調效率與創業精神平衡的高級融合階段。通過分析認為創業管理的演進過程,實際上就是其與一般管理融合的發展曆程。這一過程符合曆史的和邏輯的規律。

本研究提出並論述了創業管理與一般管理融合的六種具體表現形式,即企業家與經理人的融合,創業管理型思維與行政管理型思維的平衡,機會導向與資源導向的平衡,時間上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平衡,新事業管理與老事業管理的平衡,以及傳統控製與新型控製的協調。這成為創業管理與一般管理融合的基本框架。

三、創業管理與一般管理融合的根本原因在於組織的多元性和融合性

從企業內部來講,創業管理與一般管理融合的基礎在於組織的多元性和融合性。在新的環境中,企業組織從形式到內容,已完全不同於穩定條件下的組織,新組織應適應動蕩變化的外部環境,滿足企業持續發展的要求。本研究提出組織存在多元性和融合性兩種特性。組織的多元性表現為組織內部的差異,而融合性則表現為多種能力的聚合。強調了融合性組織或整合性組織的概念,具體采取如二元組織、能動型組織、細胞組織、個性化組織、模塊化組織等形式。其中二元組織是重要形式之一。作為二元組織,又表現為結構二元和情景二元。傳統的研究往往將這兩種形式分割開來。本研究認為兩種形式的二元組織能夠有機結合並共同作用,成為企業持久發展和保持競爭優勢的基礎和保障。同時,本研究還對其他融合性組織形式進行了研究,它們都強調了組織適應變化能力的重要性,都對創業管理與一般管理的融合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