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女兵誘惑過了頭
看台
情節脫節、女兵穿著過於性感的軍事題材電視劇,近日被《解放軍報》點名批評了。軍報在文章中稱,該劇作情節與人物的過於娛樂化,將本來應該是緊張、激烈、崇高、嚴肅的軍事訓練與軍事行動拍成了“鬧劇”。《解放軍報》沒有指名道姓說是哪部離譜兒的電視劇。不過,結合網上的反饋和評價來看,至少《我是特種兵之火鳳凰》榜上有名。
女兵太誘惑 《我是特種兵之火鳳凰》是“我是特種兵”的第三部。前兩部反響都不錯,但到了第三部,卻讓人看得莫名其妙。
該劇視角投向一群“90後”女兵,劇中8位女特種兵隊員閑時如花似玉,場上則鐵血鋼筋。可能是為了凸顯女特種兵隊員們的可塑性,劇情安排幾位女兵在成為特種兵前,分別來自話務連、文工團、炊事班……這樣的8位女特種兵,自然吸引了大批看新鮮的觀眾,收視率和網絡點擊量大幅度上升。隨著一組女特種兵們的便裝性感照曝光——頭頂書、腿夾紙——觀眾們的心也淩亂了,雖然訓練過程中“軍花”們都被裹得像“綠粽子”一樣,但到了晚上休息時間,“軍花”們便可穿上貼身上衣和黑色超短褲,將玲瓏曲線盡情畢露。
當然,《火鳳凰》也有“狗血”的愛情戲,一開場就死了未婚妻的雷戰受到了3位女隊員的愛慕。網友“吐槽”,雷戰不僅靠組建女子部隊來填滿悲傷,還填補了愛情的缺失。
軍事劇槽點漸多 《解放軍報》所懷念的軍事題材電視劇,是“文藝作品的故事情節和生活形象的人物塑造”,要“真實展現新軍事變革給部隊建設帶來的觀念上的變化”。文章認為,《士兵突擊》、《突出重圍》就是正麵教材。
但事實是,軍事題材在經曆了2005年前後的頂峰期後,不管是曆史軍事題材還是現實軍事題材,都開始走下坡路了,最明顯的就是抗日劇中出現的各種打鬼子神技。
軍事劇還需“臥底” 偶像劇或者家庭劇雖然也經常被觀眾“吐槽”,但其中一些矛盾和劇情,確實能讓人覺得似曾相識,從而引起共鳴。實際上,軍事劇的編劇們也是有苦難言。
可是軍事劇不同,編劇很難接觸到大量鮮活的素材,“打仗無對手”,隻能演習對演習的假打。但假的畢竟是假的,總不如真實的戰場吸引人,甚至真的也不能表現,比如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失誤,演習中的犧牲等。
《麻辣女兵》的原創劇本編劇王焰珍也承認,當前軍事題材電視劇存在快餐化和過度世俗化的問題,顯露出一種浮躁和迎合市場的不良傾向。其原因是多樣的,既有對軍事題材創作認知和規律把握上的膚淺,也有題材內容駕馭上的無力,還有對部隊生活了解和積澱上的匱乏。
軍報也指出,劇作者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沉入”部隊進行生活的體驗和積累,因此從概念出發對劇作的人物和劇情進行所謂“合理的想象”的虛假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生活是編劇最好的教科書,想要創作出真實的軍事劇,劇作者隻有積累一定的部隊生活經驗,“臥底”一段時間,才能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做到遊刃有餘。
摘自《中國民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