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2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狀況報告摘錄(三)(1 / 1)

2012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狀況報告摘錄(三)

安全

三、集體性食物中毒情況

2012年上海市共報告發生集體性食物中毒7起,中毒人數144人(無死亡),中毒發生率為0.63/10萬,食物中毒起數、人數和發生率同比分別下降了12.5%、28.4%和27.6%。

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均為微生物,其中6起都是不規範操作等人為主觀因素造成的,其中從業人員帶菌操作4起,生熟交叉汙染和熟食儲存不當各1起。

四、市民對食品安全現狀評價情況

調查反映,2012年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曉率總體得分80.1分。市民認為上海食品安全狀況“很安全”、“比較安全”和“一般”的,三者合計達到87.7%,比2011年提高1.4個百分點。

在食品安全問題中,被調查市民最擔心的問題列前三位的分別是“出售病死牲畜肉”(占20.1%,同比上升9.4個百分點)、“食物中毒”(占17.1%)和“蔬菜中農藥殘留”(占13.4%,同比下降34.3個百分點)。

市民認為最應該加強重點監管的環節列前三位的分別是:“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占62.3%)、“環境汙染的整治”(占56.6%)和“種植養殖環節的監管”(占42.0%)。

市民認為最有效的監管措施前三位分別是“加強監督執法”(占32.0%)、“嚴厲查處違法者”(占29.2%)和“提高企業自律和誠信”(占26.4%)。

市民願意主動參與食品安全工作的比例保持在80%以上,市民認為加大宣傳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前三位是“廣泛公布食品安全問題的舉報渠道”(占60.8%)、“對舉報食品安全問題的個人給予獎勵”(占56.4%)和“建立舉報追溯和負責機製”(占53.8%)。

市民最希望了解的食品安全知識列前三位的分別是“食品營養”(占58.1%)、“食品質量鑒別”(占46.3%)和“食品添加劑”(占38.6%)。

五、食品安全製度與地方食品

安全標準建設

食品安全製度建設

上海市政府在《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上海市“十二五”期間食品安全工作的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要將上海建成全國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由市食安辦牽頭起草,經市政府批準頒布了《上海市食品安全行動計劃(2012-2015年)》,明確了部門職責和行動要求。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上海市餐廚廢棄油脂處理管理辦法》規章和《上海市食品攤販經營管理暫行辦法》、《上海市食品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關於明確現製現售食品等監管工作職責分工的通知》等12件關於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方麵的重要文件。主要監管部門也製定了一係列配套製度文件,為上海市的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和製度保障。

地方標準製定情況

2012年製定實施了《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製修訂管理辦法》,批準發布《青團》、《複合調味料》、《現製飲料》等10項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項目,並已向衛生部備案。

企業食品標準備案情況

上海市共完成企業標準備案939項(製訂760項、修訂119項、延續60項),其中上海市食藥監局備案407項,區縣食藥監分局備案532項;修改單項備案153項(上海市食藥監局43項,區縣食藥監分局110項)。

名稱“六進”宣傳活動進社區、農村、校園、機關、工地、企業,宣傳活動1.38萬場次,覆蓋率達到90% 活動內容各類企業培訓工作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及從業人員培訓22.8萬人次,單位覆蓋率90%以上各級監管人員培訓專場培訓250場次,培訓監管人員6.1萬人次,監管人員覆蓋率90%以上發放各類宣傳品製作張貼海報、標語、宣傳手冊、宣傳材料等73餘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