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沃倫·巴菲特投資智慧三 (2)(2 / 3)

然而身處瘋狂年代的巴菲特卻開始感到不安,而且是極度的不安,因為他發現已經找不到自己認為有投資價值的股票了。不安的巴菲特在自己辦公室的牆上貼滿了關於1929年經濟危機的剪報,時時提醒自己: 上帝欲使人毀滅,必先使人瘋狂!

他感到泡沫最終一定會破滅,他告訴自己:“我一定要避而遠之。”

經過一番冷靜思考,1969年5月,巴菲特做了一件非同尋常的事,他決定結束投資合夥關係,宣布隱退--這一年裏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在進行清盤工作。

巴菲特的決定搞得當時的合夥股東們目瞪口呆,許多人失落而且憤怒。他們認為巴菲特的腦子壞掉了,打電話質問巴菲特為什麼不趁著這個機會重倉高科技或電子類的股票,為什麼要清盤!

但是巴菲特並沒有被他們所影響,他很淡定地回應他的合夥人: 現在整個華爾街投機風氣正濃,這些高科技、電子類股票也許會繼續上漲。但是他“確信”自己不能把握這些機會,也不想去嚐試。

後來的事實很快證明了巴菲特的正確性:1970年年初,美國股市始現踉蹌之勢,之前被熱炒的股票開始一個接一個地猛跌。同年5月,股票價格相比1969年年初時幾乎下降了50%。

之後的幾年,成功逃頂後的巴菲特看到了“市場先生”的過度恐慌,發現眾多股票給出的報價遠遠低於其實際價值,他意識到投資機會又出現了。於是巴菲特開始不斷地增持和購買那些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美國運通(AXP)和華盛頓郵報(WPO)。

巴菲特與“市場先生”的精彩博弈

【標簽】 巴菲特 “市場先生” 博弈 戰勝

1987年10月19日,一個黑色的星期一。

突如其來,禍從天降!

在沒有任何負麵消息的情況下,當天道瓊斯指數暴跌508點,跌幅高達22%。混亂中,價值超過6億美元的股票被毫無緣由地拋售。

次日,當時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於開盤前一個小時發表了如下簡要聲明:“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根據其作為國家中央銀行的責任,今日重申,它時刻準備發揮其清償作用,以支撐美國的經濟和金融係統。”

這一次,巴菲特又躲過了一劫。

1987年之前的美國股市,是個不折不扣的大牛市,從1984年至1986年,美股持續大漲,累計漲幅2.46倍,道瓊斯指數首次站上2500點。

巴菲特並非神仙,他並不能預料到“黑色星期一”,但是和20世紀60年代的那次一樣,巴菲特再次看到了“市場先生”喪失理性的瘋狂,所以他再度選擇了清倉。不過這次他並沒有選擇空倉,而是留下了一些他認為值得永久持有的股票,比如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公司。

從1985年開始,巴菲特就大幅度減持手中的股票,他的助手回憶說:“(巴菲特的)命令很明確:‘把一切都賣掉’。”

在大跌之後的1988年,巴菲特開始了他最為著名的一次投資,大舉買入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1989年他又繼續增倉,前後一共買入13億美元。在此期間,他還大舉買入吉列公司的可轉換優先股。僅僅是這兩隻股票,日後就為巴菲特帶來了超過100億美元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