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不容易使下屬犯錯誤的組織與信任下屬放手把工作交給下屬,是絕對不互相矛盾的。誠然,下屬是應該信賴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人長時間地擔任同一種職務時,一旦遇到經濟短缺的煩惱,加之又處在易受誘惑的工作環境,發生問題的可能性自然會大些。因此可以說,真正的責任的確是在領導者身上。
由此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這類問題的發生,不單純是下屬的問題,也有領導者自身的問題。沒有哪個人希望出現這類問題,然而,如果不改變可能誤人的環境,很難預測問題不會在某一天突然出現在那些毫無準備的人麵前。
上下左右看個遍
可以說,基層幹部正是處於將來要晉升為管理幹部或領導幹部的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最為重要的,是看他們是否真正受到下屬的信賴。信賴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特別是對於將來任領導職務的人來說,尤為重要。因為領導幹部常常需要具有使不屬於自己直屬下屬的人,也能心甘情願按命令執行的本領。因此,基層幹部要比管理幹部更注重和珍惜信賴感的問題。
信賴感如此重要,那麼如何驗證下屬對基層幹部應有的信賴感呢?
領導者應該與基層幹部的下屬直接接觸,這樣就可看出下屬對基層幹部的信賴程度,同時也可直接間接地掌握信賴感的水平。這是那種僅僅透過基層幹部與其下屬間接接觸的辦法所無法比擬的。因為這不隻是要驗證一個信賴感的問題,凡是要切實認真培養擔任基層幹部的下屬,非得和低一層的下屬接觸不可,否則就無法了解低一層的下屬對基層幹部的要求和希望。
而最能左右下屬的信賴感產生的是基層幹部的道德品質--人品。諸如,要看他是否能身先士卒,努力工作,熱心鑽研;要看他是否充分理解下屬的心理,一言一行在下屬看來對他們有益;要看他是否辦事公道,表裏如一等等。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看他是否真能設身處地為下屬著想,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身為管理幹部或領導幹部,必須是"利他型"的人,否則是難以得到下屬支持的。如果發現誰有貪下屬之功為己有,或把麻煩工作推給下屬,而自己專揀露臉工作去做的情形,至少在一段時間是不能推薦他做更高層次的領導工作。
這些問題,隻有充分了解基層幹部的日常言行,並且經常深入接觸他們的下屬,才能比較準確地掌握。如果發現確有上述行為,要同其單獨誠懇交談,嚴肅認真地進行批評,促其予以改正。糾正諸如此類的問題,需要有一定的耐性,因為凡是要改正一個人任何一種不正常的行為,都必須從根本上去改變一個人的動機做起才能奏效。
除了一個人的人品之外,是否能積極認真地支持下屬的工作,也會對下屬的信賴感產生巨大的影響。下屬遇到困難時,如果身為領導者不能率先去幫助,非但得不到下屬的信賴,而且會使人為他的自私而感到可怕,根本無法在一起工作。
總之,不管怎樣,基層幹部必須成為一個各方麵都能做下屬的楷模的人。領導者如果發現他們中間誰有缺點時,要及時耐心地批評,直到徹底改正為止。決不允許因為種種理由而影響這一工作進行到底。身為領導者,出於事業的需要,對基層幹部的要求要比對其下屬的要求嚴格幾倍、十幾倍才算稱職。
不會培養人就不配管人
在培養基層幹部方麵,應該注意的另一個問題,是觀察他們對培養自己的下屬抱有多大的熱情,在實踐中義付出多少努力。
基層負責人要依靠自己的專業能力,承辦各種工作,在這一點上,性質與中級職員基本相似,然而,責任卻要比中級職員多承擔很多,諸如:肩負著誘發下屬動機,激發下屬潛能,並培養好下屬的責任等。實質上,基層幹部的工作,往往具有推動者的性質。
所謂推動者的工作,並非是件簡單的工作。由於工作權限、範圍的關係,基層負責人一般對涉及專業能力方麵的工作,興趣濃厚。加之正值工作的黃金時期,特別熱衷於自己直接從事的專業工作,而在關照下屬或其他成員方麵,則常常存在疏忽大意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研究人員或技術人員需要引起特別注意。比如經營部門的小組負責人或編輯部門基層負責人,與其說他們懷有培養人的責任感,莫不如說他們更優先考慮在自己直接承擔的工作方麵獲得成就,而且這種現象並不少見。
但是,關照下屬決不是件憑自己興趣就可決定做或不做的事,一旦一個人擔任了基層幹部這個職務,就必須一定得做。然而,應有姿態與實際行動之間,經常出現背離現象。
如果領導者注意認真觀察基層幹部的日常言行,就不難發現這個問題。這一症狀,可以根據基層幹部對自己直接承擔的工作花費時間過多,而且達到了入迷程度,或根據其下屬工作遇到困難,他們卻全然不顧等現象來進行推斷。
作為領導者,需要對這樣的基層幹部提出批評,誘導他們在指導下屬方麵下功夫。如果發現其本人確實忙得不可開交,領導者隻好暫時替他照料下屬。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領導者這時得向基層幹部詳細交待,講清其下屬目前處於什麼狀態,自己是怎樣指導的,以便讓他自己接著繼續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