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3 / 3)

“撈上來了嗎?”洪妍雙眼通紅,“叭嗒”,兩顆晶瑩的淚珠掉下來。

“今天早上六點,女兒屍體離事發地點八百米遠處浮上來,女孩屍體也找到……”中年男人雙手掩麵,悲愴不已,“唉,女兒走了,我的心也抽空了……我那口子心髒病複發,現在還在鄉衛生院呢。芹兒,你可是答應爸一定考上大學的呀,怎麼就丟下爸媽孤零零地走了呢……校長,我今天是厚著臉皮來退學費的,家境貧寒啊,這麼多年,一直省吃儉用供女兒上學,以後她再也不用依靠我們了……”

大家的眼裏淚花閃爍,為失去一個好學生而惋惜。洪妍立即打了電話叫來會計,現場辦公退了蔡鬱芹一千多元學雜費,又另外開了一千元作為補助送給蔡父,他連聲感謝。洪衛給薛青打了電話,洪妍給殷勤打了電話,薛青帶著一名攝像記者趕至城南中學,殷勤也趕來。洪妍叫了輛中巴,大家一起上去。進入市區,洪妍下車,自掏腰包,代表眾人買了水果和其他營養品。

洪衛腦海裏突然跳出二十多年前的一幕:洪妍想吃黃瓜,父親給洪衛二角錢,讓他帶妹妹上街買。洪妍攙著哥哥的手,興高采烈地甩著小辯,跳跳蹦蹦上街去。走至新華書店,洪衛經不起油墨清香的誘惑,腳步邁進去,貪婪地盯住花花綠綠的小人書,不肯離去。最後,他花光二角錢,買了兩本最喜歡的戰爭題材的小人書,一本是《拔敵旗》,一本是《野火春風鬥古城》。雖然洪妍在他的勸哄下隱瞞了真相,但她失望的表情永遠定格在他腦海裏,二十多年揮之不去。

洪妍上車,洪衛雙目濕潤,扭過頭去。

中巴停在村邊路口,一行人下車。見到攝像機,鄉親們一擁而上,圍著城裏的記者哭訴著十五歲的鬱芹平日的好,一個個泣不成聲。薛青淚流滿麵,捧著筆記本記個不停。他們拍攝著,采訪著,踏著小鬱芹的足跡追憶她的英靈。被救的男孩拽著薛青的衣服不肯鬆開:“阿姨,鬱芹姐是為救我們而死的啊……”

在村鎮幹部陪同下,洪妍一行乘坐汽艇在延邵河上疾馳,汽艇在英雄少年遺體浮出水麵的荷花塘邊回旋盤轉。蔡父掰了幾朵潔白的荷花拋向水麵:“芹兒,你最喜歡荷花,常常在這兒遊泳,爸今天送你一程……”洪衛、殷勤、丁得平也掰了荷花,默默撒向空中。潔白無瑕的荷花飄飄悠悠落在水麵,很快被汽艇濺起的浪花吞噬,大家低頭無語……攝像機默默拍攝著清漣的河水,河水蕩漾,荷花芬芳。

“鬱芹妹妹,一路走好!”薛青突然揚起右手,對著河水使勁揮舞,泣不成聲,“袁元,一路……走好……”

大家異樣的目光轉向薛青。她注視著水麵,全神貫注,秀發隨風飛揚。

洪衛的淚水奪眶而出……

當晚,通訊《永生延邵河》在市電視台“野川新聞”中播放,引起強烈反響。第二天,該報道又在省電視台播放,在全社會引起廣泛反響。《江蘇日報》、《揚子時報》等報刊新聞媒介連續報道,在全省範圍內引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討論:少年兒童應不應該舍己救人?一時,眾說紛紜,兩種觀點針鋒相對。洪衛冷靜思考,覺得心頭積壓著沉重的話語,不吐不快,於是執筆攤稿,文思泉湧,《見義勇為未必舍己》一氣嗬成。三天後,文章在《揚子時報》發表,論點明確,論據充分,得到廣大讀者支持。文章首先強調了見義勇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大力提倡助人為樂的行為,鞭策了麵對別人的困難和危險麻木不仁,無動於衷的行為。但他筆鋒一轉,認為拔刀相助應見機行事,隨機應變。結合這些年來野川水鄉接連發生好幾起學生下河救人而死的例子,他認為見義勇為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他人生命和財產安全,而少年兒童學生體力心智尚未成熟,所以看到別人落水或遭遇歹徒持刀行凶時,不必直接救人,報110或喊大人即可。結尾還舉袁元例子論證,當年他根本不會遊泳,絕對不該盲目救人。要不,今天的中國一定會在某個重要領域,多一名出類拔萃的人才。

洪衛的言論在全校師生中也引起廣泛爭議。有些老師課後找到他直言不諱:“洪校長,你的話自有其道理,但這樣教育學生是不是有矯枉過正之嫌?按照你的邏輯,我們又該怎樣看待黃繼光、董存瑞,甚至張華的英雄行為呢?”

洪衛據理力爭,認為不同時代的世界觀應該有其差別。薛青突然不理他,從他視野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他瘋狂地撥打她手機,她一概不接。到單位找她,她毫不理睬。洪衛百思不解,發了條信息給她:“為什麼?!”

她回了條信息:“你覺得袁元救人行為是愚蠢的,那就按你的意見辦!我已死二十年,早成孤魂野鬼。不必找我,否則必有血光之災,上演最新聊齋。”

洪衛的心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