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沒有西方的那種資本主義企業曆史延續性,大部分中國企業始創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或本世紀初十年間,到如今不過10~20年時間,沒有成熟企業管理模式的曆史傳承,企業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必須從零建立自己的管理體係。一套企業完整的管理係統及模式涉及到管理製度、業務流程、組織架構、部門職責、日常運作模式、工資模式、營銷模式及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必須經過搭建期、磨合期、修正期、反複期、強化期、深化期和穩固期,必須要求管理係統各子係統之間互相銜接、相互容納、彼此配套、交相輝映,才能夠逐漸成熟完善,其工程複雜難度不亞於修建三峽大壩,沒有五年時間“一致性延續營建”的精雕細鑿根本無法完成。中國企業家麵臨的問題並不是如何裝修和加固一幢老樓房,而是從零開始修建一幢新樓房。
一幢樓房最好由一個設計師完成全部設計,也最好在一個建築師的指導下完成全部建築工作,對於一個建築師來說,在一個半截工程基礎上修建一座大樓,比自己從零開始修建一棟大樓要困難得多。如果由十個設計師和建築師在五年之內來完成這幢樓房的設計和建築的話,那麼,最後的結果隻有兩個:要麼樓房根本建築不起來,要某建築起來之後就是豆腐渣工程。每一個職業經理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理念和營運模式,上任之後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圖和模式來修造企業大樓,對於前任已經建築了一半的樓房質量往往持懷疑態度,總是趨向於將前任的半截工程全部毀掉,然後再從頭修建樓房。如十月懷胎一樣,企業管理模式的建立需要充足的時間進行“一致性延續營建”,由於職業經理的頻繁更換,每個總經理上任後都要推翻前任模式而建立自己模式,這樣,企業不僅沒有建立起科學的管理體係,相反,常常回歸零點,一切仍須重建,如此反複循環下去,永遠無法“一致性延續營建”起穩定的管理體係,管理體係永遠象天空雲彩,隨著職業經理人的變換而不停地變來變去,這就是中國企業每天都在不斷上演的劇幕。所以,一家創辦了二十年的中國企業,其內部管理機製和運作體係與剛剛創辦一年的企業大體相仿就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中國老板永遠在拆樓房和建樓房,所拆所建的樓房永遠是同一幢樓房,永遠也不會真正建築好這幢樓房。
老板在解雇一名尚未“一致性延續營建”起全麵管理體係的職業經理人時,總認為下任職業經理人能夠建立起更加科學的管理體係,但後來事實往往證明,下任總經理也沒有“一致性延續營建”起老板所希望的更為科學的管理體係,而且,下任總經理也是在“壯誌未酬”時被老板解聘。職業經理人走馬燈般流動,最終受損失的還是企業自己。中國老板象一個急於想鑿到水的渴漢,操著鐵鍬在一個地方挖兩下後未見到水,就迅速換一個地方再挖兩下,永遠在不斷地變換挖井位置,見到的永遠隻是新泥土,永遠見不到水。其所挖的第一百口未見水的井與挖的第一口未見水的井在本質上完全一樣。
凡是能擔任企業高層職務的職業經理人,都會有一定的行業背景及社會關係,跟企業界、政界、新聞界多少都會有一些來往,職業經理人被解職人後一定會對他的朋友、親人、商界朋友及社會有影響人物講述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有時往往還會誇大其詞,一旦此事被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企業在社會上的口碑聲譽難免大受影響。筆者前頁所講述的廣東東莞鳳崗某生產民用電纜線的X企業就是這樣一家被離職者不斷進行聲譽貶損的企業,每多一位職業經理人從該企業離職,社會上就多了一位對該企業的貶損者,到2011年時,該企業在珠江三角洲各大高級人才招聘會進行現場招聘時,其展位已經冷清的門可羅雀。該企業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2010年10月,一位職業經理人被該企業聘為總經理,上班第一天,一位朋友打來電話告知該企業的不良聲譽後,該總經理第二天一早便不打招呼逃之夭夭,無論老板如何電話千呼萬喚,死活不肯回去。
就像一個男人離婚次數越多,他的社會口碑就越臭,因為每一個離開他的女人都會成為他社會聲譽的負麵傳播者,沒有一位被丈夫拋棄的女人會成為前夫的讚美者。
職業經理人在企業位居高職,掌握了企業大量技術機密、客戶資料、商業機密、財務機密,一旦離開企業到競爭對手公司任職,就會把手中掌握的所有機密泄露給對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就會輸一大截。
企業尋找職業經理人大多依靠獵頭公司,隨著每一位舊職業經理人離開和新職業經理人到來,企業必須向獵頭公司支付高昂的高級人才獵頭費,如果一個企業四年內更換10位職業經理人,單筆獵頭費為5萬元的話,四年內獵頭服務會就需要50萬元。廈門思明區某中型電子企業2011年內總共聘用了4位總經理,每位總經理獵頭費6萬元,共計24萬元,而2011年內付給4位職業經理人工資總計為25萬元,兩者費用幾乎相等。一年折騰下來,企業花費在找人和雇人上的資金共計49萬元,而企業全年利潤下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