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正說:“2007至2010年三年來,A公司的飛速發展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年,我們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日本人的管理手段跟前幾年請來的幾位職業經理人並沒有什麼兩樣,我總結了共有六大原則:第一,充分授權型總經理製;第二,高薪主義與福利主義;第三,嚴苛紀律與權威主義;第四,塑造優質型企業文化;第五,標準化規則化程序化;第六,日常運作按製度執行。這六大原則被幾年前的每一位職業經理人都運用過,但是,沒有一個人成功。我認真反思了整整半年,終於得出一個結論,阻礙成功的最大因素就是我自己,也包括你們在座的諸位。從2001年開始,我們碰到五次像今天日本人這樣把企業做大做強起來的機會,但是,每一次機會都被我們扔掉了。我們企業管理出現危機,請來了職業經理人,又拚命阻礙職業經理人運用這六大手段。職業經理人與股東之間所有矛盾實際上都是圍繞著是否要堅持“六大原則”所產生。我永遠不會忘記田中作為職業經理人被解聘時對我說的一句話,‘為什麼日本明治維新能夠成功,中國戊戌變法就隻能失敗。中國人從來都是把優秀人才消滅掉’。我過去總認為是每位職業經理人的路走錯了,直到日本人來了三年,把銷售金額從4億元提升到28億元,把利潤從-5%提升到25%之後,我才真正認識到,不是職業經理人做錯了,而是我們自己錯了。職業經理人一麵把企業向科學化方向推進,我們一麵拚命反對,這就是這些年來我們公司運作中的主旋律。如果我們再創辦一次企業的話,就必須堅持這六大原則。而對於這六大原則,老板實際隻需做其中一項就可以了,就是充分授權的總經理製度。對於這項原則,我們隻要做兩件事情,第一,選擇一位優秀的職業經理,第二,為職業經理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其他五項可以交給職業經理人去辦。日本人在A公司管理了兩年,最大貢獻並不是從4億提升到28億,而是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隻有六大原則才能夠讓企業真正走向成功。”
聽完蔣文正上述發言之後,除了蔣鳳嬌外,大家都熱烈鼓掌起來。
蔣文正接著說:“我現在宣布一個重要決定:我決定從A公司撤資,重新再創辦一家企業。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在目前的A公司,雖然管理到位,產值和利潤不斷上升,企業處於良好發展狀態,但是,我總有一種局外人的感覺,總有一種不被人尊重、無尊嚴、被邊緣化的感覺,當然,日方董事長和總經理表麵上對我也並無怠慢之處,但是,我能看出來,那是表麵現象,他們內心是看不起我們的。公司所有的重大決策都是在實施的前一天才讓我知道,合資以後,我們得到了利潤的增長,得到收益的保障,得到了平穩的發展,但卻失去了主權和尊嚴,有一種被打入冷宮坐冷板凳的感覺。金錢來了,尊嚴走了。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一個道理,做企業不僅僅是為了利潤和效益,同時也為了企業家的尊嚴,一種東西隻有失去了之後才會覺得珍貴。如果一個人隻要金錢不要尊嚴,那是養豬哲學,豬就是隻要金錢不要尊嚴。我們是人,不是豬,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討回尊嚴!我們要創辦一家國際化、現代化管理方式的中國人自己的企業,董事會、董事長、總經理、全體幹部和全體員工全部都是純中國人,我要證明一件事情:中國人自己辦的企業絕對不比日本人差!”
蔣文正的決定得到了全船人員的一致讚同,蔡牧、蔣旭東、曾雪清表示願意與蔣文正一同撤資,一同建立新公司。蔣文正見狀不禁熱血沸騰地說:“既然大家都願意跟我走,那我就要提前設計和規劃一下這家新公司的管理運作模式。我認為,它的管理模式就是日本人的六大原則。而我們股東隻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尋找一位優秀職業經理人,並給他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我已經想好了,等到新公司成立、職業經理人到位之後,公司就出資三千萬在上海買三套住宅,我、蔡牧、蔣旭東、曾雪清每家一套,都搬到上海去居住。到時候我一個月回工廠一次,每次待一天。蔡牧和旭東是監事會人員,一個月來一次,每次不超過三天。股東的親戚一個也不要在廠裏工作,鳳嬌和小正也不要進來,讓職業經理人在一個完全沒有家族色彩、完全沒有老板權力幹擾的環境中工作,為什麼現在田中幹得這麼好,就是因為矢村比我當時更加會用總經理,矢村是劉備,我是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