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鳳凰更生
值得慶幸的是,郭沫若終於看到了“四人幫”被投進監獄的那一天。1976年10月6日,“四人幫”被粉碎了。消息傳來,郭沫若按捺不住心頭的興奮,呼喊著“我們又得到一次解放了”,奮筆疾書《水調歌頭·粉碎“四人幫”》,“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幫’。政治流氓,文痞,狗頭軍師張,還有精生白骨,自比則天武後,鐵帚掃而光。篡黨奪權者,一枕夢黃粱。……”他那時仍住在醫院裏,但執意要參加在天安門舉行的粉碎“四人幫”的慶祝大會。在天安門城樓上,郭沫若連續站了兩個小時,醫生和伺候他的工作人員都覺得這是不可思議的奇跡,因為近幾年來他是連站立幾分鍾都是很困難的呀。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力量在支撐著他呢?……
郭沫若臥病休養期間,仍然關心考古工作。他獲悉安陽殷墟武丁配偶婦好墓(殷代皇室的陵墓)出土大批的銅器和玉器,便托人將一部分精品送到家裏給他觀看、研究。他摩挲古物,談笑風生,說這次新發現更是證明殷代文化在武丁時便已很發達,與他原來所見,實相符合。
1977年9月,郭沫若偶然得見一篇未發表的舊稿《黃鍾與瓦釜》,以為“亦可擊刺‘四人幫’”。文章以黃鍾與瓦釜作了鮮明的對比,彰善癉惡,樹之風聲,它的骨子裏有“刺”:
沒有比較,不見優劣。沒有鬥爭,不知進展。在這一點上,瓦釜雖然不自覺,可能它自以為是黃鍾或者超黃鍾,其實它隻是在為黃鍾作義務宣傳。在瓦釜聒得震耳之後,人們一聽到黃鍾,是會更加歡欣鼓舞的。
瓦釜喲,雷鳴吧!瓦釜師們喲,拚命地把你們的破壇破罐敲得粉碎吧!有一個適當的下處在等待著,那就是垃圾堆。
黃鍾鳴而八音克諧,這宏偉的交響樂要響徹天地,響徹八垓,響徹今日,響徹未來。宇宙要充滿著真理與正義的和諧。
瓦釜暗射著邪惡和魔鬼,黃鍾則象征著真理與正義。郭沫若借此來嘲諷倒行逆施的“四人幫”的必然下場,也表示了他對光明的未來充滿著信心。
親曆“文化大革命”災難的郭沫若,終於多少領悟到在社會主義國家裏也還有“鬼”、“神”在興妖作孽。1977年12月,他作《題關良同誌畫魯智深》一詩,雲:“神佛都是假,誰能相信它!打破山門後,提杖走天涯。見佛我就打,見神我就罵。罵倒十萬八千神和佛,打成一片稀泥巴。”這首詩固然是對於水滸英雄魯智深的形象、性格的寫真,但是它多少蘊蓄了郭沫若在重新獲得一次思想解放以後敢於破除對鬼神的迷信的心理機製。
郭沫若在長期的社會活動中,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知識分子受盡折磨、侮辱與迫害,他對知識分子的悲劇命運感觸尤深。當阿英(錢杏邨)這位摯友逝世時,他寫下了“你是‘臭老九’,我是‘臭老九’。兩個‘臭老九’,天長地又久”這首“打油詩”,以寄托哀思。這裏再也沒有自輕自賤、自我貶抑的成分,而是“天長地又久”。他相信,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改變貧窮落後的麵貌,仍然需要知識分子,需要起用大批的棟梁之材。所以在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之後,他興奮地吟成五律一首,其中雲:
莫嫌臭老九,糞土萬戶侯。
承先還啟後,人物盡風流。[1]
這種對“臭老九”的崇高讚譽,在郭沫若建國後的詩作中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撥亂反正,郭沫若又重新煥發了青春,他希望死去了鳳凰重新獲得生命。……
郭沫若是我國文壇上一顆璀璨的巨星,這顆巨星,於1978年6月12日16時50分隕落了!
鄧小平在郭沫若追悼會上的悼詞指出:
郭沫若同誌是我國傑出的作家、詩人和戲劇家,又是馬克思主義的曆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他在哲學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包括文字、藝術、哲學、曆史學、考古學、金文甲骨文研究,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和外國進步文藝的翻譯介紹等方麵,都有重要建樹。他長期從事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組織領導工作,扶持和幫助了成千上萬的科學、文化、教育工作者的成長,對發展我國科學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和魯迅一樣,是我國現代文化史上一位學識淵博、才華卓著的著名學者。他是繼魯迅之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我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麵光輝的旗幟。
郭沫若雖然與世長辭了,但他的精神將如更生的鳳凰永遠在廣漠的宇宙中翱翔,他的等身著作將永遠光耀史冊。
注釋:
[1]《歌頌十屆三中全會(之二)》,見《東風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