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創立威信,胡蘿卜大棒子都要用 11. 靜觀其變,後發製人
劉備偷襲許都不僅沒有成功,反而被曹操逼得沒有立足之地,遂投奔荊州刺史劉表。曹操本想攻打荊州,但考慮到袁紹還未除掉,於是起兵北征。
此時,袁紹軍中已經產生矛盾。袁紹有三個兒子:長子袁譚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受袁紹喜愛,被留在冀州。袁紹手下有四位謀士:審配、逢紀、辛評、郭圖。其中,審、逢二人一向輔佐袁尚,辛、郭二人一向輔佐袁譚。當袁紹提起立後嗣時,雙方產生了異議。接著,袁紹中了曹軍的“十麵埋伏”之計後大敗,令辛評、郭圖隨袁譚前去青州整頓,令袁熙仍回幽州。
曹軍壓境,袁尚自從上次殺了曹操軍中徐晃部將史渙後,便以為自己不一般,於是不等援軍至就引兵迎戰曹操,結果大敗而回。袁紹經過兩次大敗後,心情極度低落,又聽說曹軍壓境、袁尚敗回,心中受驚,遂導致舊病複發,命喪黃泉。
袁紹死後,審配、逢紀立袁尚為大司馬將軍,由他統領冀州、青州、幽州和並州。接著,他們派人前往三州報喪。此時,袁譚隻聽說父親病亡,並不知道袁尚已經被立為大司馬將軍,於是在冀州城外屯兵,派郭圖入城察探虛實。郭圖見到袁尚後,說袁譚因病不能前來。於是袁尚讓他轉告袁譚,令其為前鋒迎戰曹操。郭圖以“軍中無人商議良策”為由,從袁尚處得到逢紀。
袁譚本想殺了逢紀,郭圖建議道:“今曹軍壓境,且隻款留逢紀在此,以安尚心。待破曹之後,卻來爭冀州不遲。”袁譚接受了郭圖的建議,引兵前往黎陽,被曹操戰敗,求救於袁尚。不料,袁尚僅撥兵五千,而且這五千救兵在半路已經被曹軍消滅。袁譚大怒,責罵逢紀,逢紀作書向袁尚求救。袁尚本想借曹操之力除掉袁譚,但聽說袁譚有降曹的意圖後,親自引兵三萬前往黎陽救助。不久,袁熙、高幹引兵前來助陣。
尚軍雖兵分四路,但最終被曹操一一打敗。袁譚與袁尚退守冀州城,袁熙與高幹在離城三十裏地下寨。曹軍追至冀州後,連日攻打城池,結果久攻不下。此時,郭嘉建議道:“袁氏廢長立幼,而兄弟之間,權力相並,各自樹黨,急之則相救,緩之則相爭……”於是,曹操調整軍隊後率領大軍攻打荊州。
曹操移兵南征後,袁譚、袁尚之間的爭鬥便開始了。袁譚本想設計除掉袁尚,不料被袁尚識破。袁尚引兵出城戰袁譚,袁譚大敗後逃奔平原。不久,袁譚引兵再戰,又被打得大敗而回。袁紹乘勝追至平原,袁譚堅守不出。為了能夠解圍,袁譚假意投降曹操。
曹操見袁譚來降,知時機已到,立即督軍北上,一舉收複了冀、青、幽、並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