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提升郵政普遍服務能力的幾點措施和建議(1 / 2)

提升郵政普遍服務能力的幾點措施和建議

管理視窗

作者:鄭敏

摘要:文章以郵政普遍服務內容為切入點,結合城鄉服務差異、服務設施情況及企業追求經濟效益與普遍服務義務相衝突的問題,分析目前郵政普遍服務現狀,並對進一步做好郵政普遍服務工作提出幾點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郵政;普遍;服務

郵政普遍服務,是指按照國家規定的業務範圍、服務標準和資費標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用戶持續提供的郵政服務。國家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郵政普遍服務。郵政企業按照國家規定承擔提供郵政普遍服務的義務。

一、郵政普遍服務現狀

1.城鄉公共資源配置不均衡,導致普遍服務地區差異大

一方麵,由於城鄉二元結構的長期存在,導致城鄉公共資源配置不均衡、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不均等。郵政普遍服務作為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也呈現出城鄉發展的不均衡,農村端的郵政普遍服務發展嚴重滯後於城市,成為郵政普遍服務發展的“短腿”。另一方麵,我國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也導致中西部及邊遠地區的農村端郵政普遍服務發展滯後於東部地區。

2.基礎設施落後,影響普遍服務能力。

自分營以來,郵政普遍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大幅度提高,但距離人民群眾的需求還存在較大差距。一是普遍服務網點沒有實現鄉鎮全覆蓋。2013年全國郵政普遍服務網點已經達到近5萬處,但仍有一些偏遠地區沒有設立普遍服務設施。二是投遞服務能力不足。由於我國農村地區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居住分散,加之各地地理環境錯綜複雜,導致投遞時限、安全等因素仍達不到普遍服務需求標準,農村和邊遠地區問題較為突出。三是城鎮住宅樓信報箱缺失。大多數城鎮住宅樓房或居住區沒有按照規定要求建設信報箱,這給住戶通郵、通信造成了困難。居民對信報箱的認知度不高,建設單位和相關部門對信報箱建設的法規製度了解不到位。認為信報箱屬於可有可無的設施;推進信報箱建設困難重重。

3.業務調整難度大,缺乏市場競爭力。

我國郵政普遍服務屬於政策性通信業務,從企業經濟效益的角度看,屬於調整和淘汰的對象,但是機要通信、黨報黨刊發行、義務兵函件等業務,事關國家信息安全,事關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事關國防鞏固和政權的穩定,事關黨和國家的戰略全局。這些業務不應該也不允許被隨意“調整”、“優化”掉。郵政企業被動地處於一個“是以社會效益為重還是以經濟效益優先”的兩難境地。

二、提高郵政普遍服務的幾點措施和建議

1.加強局所和郵路建設,提升普遍服務能力。

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提升網絡信息化水平,全麵增強普遍服務的網絡服務能力。改變目前普遍服務網絡“幹強、枝弱、葉少”的局麵,重點加強縣以下局所、郵路建設,尤其是加強農村、中西部和少數民族地區縣、鄉局所建設,增加基層局所數量。加強農村地區郵政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農村局所的整修改造和電子化改造,更新和新增營業設備、用品用具和信息化設備,新增部分服務網點,對危舊縣局房進行改造。優化麵向農村的郵政社會化服務設施,保障郵政普遍服務,逐步提高郵政普遍服務的均等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