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視野下的基層行政監督體係完善(1 / 2)

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視野下的基層行政監督體係完善

管理視窗

作者:朱複明王濤

摘要:基層政府作為直接麵對人民群眾的行政機關,是群眾監督政府行政的窗口,人民群眾對政府的印象最直接來源於基層政府的作為,完善的基層政府內部行政監督體係對政府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形象、監督行政進度、推進基層政府依法行政上具有重要作用。當前,我國基層政府內部行政監督體係建設工作依然緊迫。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以實現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麵深化改革目標。以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導向,在完善的治理體係的引導下,進一步提升基層政府內部行政監督工作的能力,必能完善我國基層政府內部行政監督體係。

關鍵詞:體係;能力;治理;管理

當前我國所處的經濟社會環境正經曆著深刻變化,經濟社會麵臨急迫轉型,一係列社會問題也由此而生,所以必須要以提高基層政府社會治理能力為目標,完善基層政府內部行政監督體係。

一、總體要求

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政治體製改革中,就是要按照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的邏輯深化政治體製改革。

確保黨的絕對領導。在黨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的性質決定了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基層政府必須在黨的領導下才能真正做到一切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建設強有力的、完善的內部行政監體係,在基層政府中真正形成為民、務實、清廉的作風氛圍。

人民當家做主的原則要求基層政府按照“執政為民”的理念,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堅決杜絕不為民所為的不作為行為。確保中國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共享夢想成真的機會、共享與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建立健全人民群眾監督基層政府內部行政行為的渠道,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

按照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從法治的理念出發完善基層政府內部行政監督體係,杜絕人治代替法治,用法的思維進一步完善行政監督體係。完善基層政府行政監督立法,逐步建立健全適應基層政府行政監督工作的法律體係。

二、邏輯要求:從“體係”到“能力”

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兩者作為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理順兩者的邏輯關係是深化改革的邏輯起點。“體係現代化”是“能力現代化”的前提和基礎“能力現代化”是“體係現代化”的最終目的。兩者相輔相成、內在統一。在目前全麵深化改革的攻堅階段,如何破除基層政府內部利益固化藩籬、破除體製機製弊端、打破思維定勢等,都需要強有力的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予以推進和保障。基層政府內部行政監督體係的完善、政府內部行為的治理,必須堅持從“體係”到“能力”的邏輯推衍,完善行政監督體係的構建,在完善的監督體係下注重監督效果取得實效。

三、方式要求:變“管理”為“治理”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瓶頸的新時期,促使從國家管理到國家治理這一理念轉變,促使基層政府從管理內部監督事務到治理內部監督事務的轉變等政治體製改革應該成為走出瓶頸的一環。

1.從單一主體管理到多元主體治理的轉變:加強基層廉政文化建設,創造良好社會文化環境

一是針對基層政府官員進行係統理論政策教育,強化法製教育,警示教育,增強基層政府公職人員的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廉潔意識,公仆意識和服務意識。嚴格督促相關政府部門開展理論教育,表彰理論信念教育先進單位,對執行不力,態度消極的政府部門和主要負責人處罰,以常態化的廉政教育推進基層政府廉政文化建設,進而促進基層政府廉潔依法行政。

二是要加強理論宣傳,政策宣傳,法律法規宣傳,通過宣傳強化國家反腐相關法律法規在基層的普及,切實增強基層政府官員的廉政意識,在履職過程中真正做到的廉潔自律,奉公守法。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化技術手段,便於迅速傳播基層政府黨政廉政文化建設取的的成就,同時還能收集民眾對基層政府廉政文化建設的意見建議,從而使廉政文化建設更具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