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郭羿承:讓藝術像空氣,無所不在(1)(1 / 3)

郭羿承,北京大學美學博士。全球第一個東方文化藝術授權品牌——artkey文創集團創辦人,被業界譽為“中華文化藝術授權第一人”。國內首支藝術授權基金——國際藝術授權基金發起人。

藝術要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但是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當藝術變成生活的一種基因時,才能真正地融入生活、影響人的思考,這個時候才能真正複興中華文化。

很多時候都是客戶主動來找我們,我們要去篩選,因為同樣一個品牌,我們不會給第二家用,這樣才能保障客戶的競爭優勢,也才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如果我們沒有好好運用中華文化,別人一定會用這把鑰匙去賺錢,而我們還在那裏做苦力。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這件事,隻是之後怎麼去做,大家還不知道。藝術授權就是把其深刻的內涵發掘出來,用一套完整的模式讓產品升級,這是一個係統性的工程和服務。

目的放輕,態度放重

進入北京798artkey藝活館,能讓人感受到一種清新的藝術之風。與798眾多的畫廊不同,artkey裏麵不是讓人感覺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藝術品,而是生活,是一種舒適的生活氛圍。而營造這種氛圍的主要作品都來自於齊白石。

在我們運營artkey的15年中,一共有1000多位簽約藝術家,但齊白石的作品是我們特別看重的。一方麵是因為我自己畫國畫;另一方麵是因為我臨摹過很多作品都覺得畫得還可以,但是臨摹齊白石的作品時,發現隻有形似,而沒有神似。

這是因為齊白石的作品看起來筆畫很簡單,但那是他長期觀察的結果,他一筆下去就可以完成那種神韻。所以,我對齊白石非常感興趣,也覺得他的作品很有價值。後來我在北大取得美學博士學位,論文寫的就是齊白石繪畫的美學觀念及其價值,並借由齊白石的美學觀念與生活間的關聯,提出了“美在生活”的結論和“藝活”的概念。我經常把受訪地點安排在“藝活概念館”,它也就是“藝活”概念的雛形。

我們曾經在10萬個藝術家中選中了齊白石、徐悲鴻和張大千。在10年前,我們就覺得這3個人的作品會受到顧客的歡迎。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齊白石是最知名的藝術家,大部分人都聽說過他,而且他的作品雅俗共賞——會畫畫的人覺得他的作品比例、墨韻很好;看不懂的人也覺得很討喜、很可愛、顏色很豐富。

因此,我們用齊白石的原因還是他的作品雅俗共賞。你可以想象在一個杯子上用徐悲鴻的奔馬,除了馬年可能很好以外不見得能很好地運用在各種產品上。張大千的潑墨,很多人也不見得欣賞,更不見得看得懂。但是齊白石種類繁多的作品運用範圍非常廣,不管放在杯子、鑰匙圈、加濕器,還是其他相關的衍生產品上,用起來都很方便,而且容易讓大家接受。

我們在1995年就開始思考挑選作品的問題。到1996年公司開始運作的時候,我還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對於齊白石作品的授權,從我們看上他的作品到談好這個合作,一共用了六七年的時間。因為齊白石已經去世了,所以我們必須找到他的家族,選出家族代表人才有辦法獲得完整的權利。如果我們隻是和一個家屬簽合約是無效的,這隻能代表家屬個人的意願。《著作權法》規定,作者去世之後,他的繼承人都有他的作品繼承權利,所以單個家屬並不能去做這個授權。

博物館裏館藏的齊白石的作品也是不全麵的,所以我們找到其家屬,讓他們召開家族會議,選出家族代表人,再由家族代表人跟我們簽約,這用了大概兩年的時間。當時能找到他們的代表人也是一個巧合。齊白石的後人一部分在湖南,一部分在北京,所以他的後代分成了兩個家族。湖南這一派與北京這一派平常並沒有很密切的往來,而且藝術家的後代也蠻有個性的,所以要去做這件事情就必須有一個協調能力很強的人,讓這些人願意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