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產品受到更多歡迎的同時,2011年3月,我們的銀泰店開業,6、7月份798店開業,中間隻隔了3個月。但是做第二家店的時候,進度已經不一樣了,因為我更有經驗了,畢竟有一個現成的東西可以拷貝。腳步邁得快和慢,有時候我是無法控製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依據市場的需要。所以,發展當然是重要的,但在發展中尋求一種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會有意識地讓自己慢下來,比如原先的主產品,一年做12個,但現在可能一年隻做6到8個了。
在裝修銀泰店的時候,剛開始找了中央美院一個年輕老師設計店麵。他的很多想法我覺得都挺好,但是他的空間語言太強了,他隻管自己爽不考慮實用性。所以,一個藝術家和一個做品牌的人差別特別大。
裝修的時候因為不懂消防知識也費了很多周折。如果說一個餐廳要衛生許可證我能理解,可當別人提出來要消防證的時候,我完全是茫然的。當時正好趕上上海火災,所以全國的消防安檢全部大檢查,我們報上去的材料被無限期地推遲。當時感覺太絕望了,我認為一個月就能裝修好,最後拖了兩三個月。
當時我特別想把那個店設計成美術館的一角,原本我希望用木頭板,因為那個質地我特別喜歡,後來發現根本不行,因為消防問題通過不了,最後就用了金屬板。一用金屬板整個成本就提高了兩三倍,又要做烤漆,烤漆之後的材料經燈光一打又反光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東西跟想象的不一樣。
美好的想象是100分,那麼我能做到的就是60分,當你沒有找到更好的時候,這60分就是100分。當你做到65分的時候又會想象著另外一個100分,隻不過每次100分的品質都不一樣罷了。
其實消防隻是其中的一個技術困難,我們申請品牌的時候也遇到了一點麻煩。因為有其他家申請了近似“稀奇”的商標名稱,我們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說明這個商標的獨特性。像我們這種從附中、本科、研究生到大學老師一直做藝術的人真的是自由慣了,碰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真的特別棘手。最終,在多方朋友的幫助下,我們申請下了“稀奇”這一商標名稱。
每天想著失敗,勇氣就會打折
從藝術家向商人的轉型是很累的,但瞿廣慈卻樂在其中。他不會過多地考慮失敗,他覺得,人往往是被自己嚇死的。
我在做藝術家的時候很舒服,從上海到北京,一年多時間做了十五六件作品。現在,我舒服地打高爾夫球,曬得特別黑,變得很瘦,身體也非常好,很多人都說我變得年輕了。
作為一個藝術家,我不會忘記自己是幹什麼的。我覺得藝術有很多種類,對我來說,“稀奇”就是一個公共藝術項目。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遊離於藝術之外的人。我是一個丈夫、一個藝術家、一個朋友。我真的不想把自己設定成一個什麼樣的人,過去所有的設定已經被我打破,我更無法對自己目前有什麼設定。
在我們還是向京廣慈工作室的時候,我們跟其他藝術家的模式就是不一樣的。在我的理念裏,工作必須要穩定,因為工作不穩定就意味著作品不穩定。我從來不要求他們匆匆忙忙去做什麼,我希望慢悠悠地去做,我也基本上不管他們,因為藝術家可以悠閑點。
但我做品牌的時候就會發現問題太多了。以前他們效率太低了,比如說我們開兩個小時的會,前麵一個半小時在開玩笑。但現在不行,一上來就是要結果,我碰到太多隻有過程沒有結果的事,那對品牌的傷害太大了。連卡佛對我太寬容了,它的產品總監是我們最大的粉絲,他說我們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在連卡佛賣。本來我的包不應該在那兒賣的,但他們在聖誕節專門為“稀奇”做了一個推廣,我就可以把包放在那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