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是歐陽雲收到的有關開展地雷戰的第一份報告,他想了想,覺得既然已經開了口子,那麼也沒有必要在執拗了,便讓周霞把之前的類似報告找出來。
\t遠東的冬季,因為絕大部分地表都為積雪覆蓋的原因,天然非常適合埋設地雷。不過,地雷這種武器,埋設起來簡單,事後清除卻非常的麻煩,總想著將戰火限製在國土外的歐陽雲,對它深惡痛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t歐陽雲這邊三思之後終於同意麾下民兵使用地雷戰術,朱可夫那廂,在哈市攻略受阻後,他開始陷入選擇焦慮症。當前的遠東戰局,單從戰力的角度考慮,反秦聯軍的優勢可謂非常的明顯。然而,在連續兩次遭遇大秦王國火箭部隊的襲擊,損兵折將順帶著士氣大挫後,朱可夫已經不敢以兵力優勢為仰仗了。
\t火器時代的戰爭,兵力誠然是一大重要因素,但是,卻已經不足以成為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就拿“誇父III”和“誇父II”導彈來說,其造價,也不過十門120自行火炮的價格而已,但是,其殺傷力,特別是威懾力,卻要勝過十門120自行火炮不知道多少倍。放在那個時空的話,就是所謂的科技的力量了。
\t朱可夫原先的打算,在拿下哈市後,便可以兵分四路,其中三路分別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夾擊喜都,還有一路,則去營救巴頓所部,順利的話,還可以乘勢東進,和一本和南韓軍隊夾擊北韓武裝,從而徹底打通到一本的退路。如此一來,不管喜都之戰最終結果如何,反秦聯軍有退路可走,至少穩立於不敗之地。而現在哈市倉促間難以拿下,隨著大秦王國遠東第一、第二、第三和第五集團軍的抵達,反秦聯軍甚至必須在這個方向做出防守姿態,那麼最少,巴頓所部在劫難逃,死定了。不僅如此,大秦王國軍隊一旦牢牢守住哈市,還可以側擊甚至包抄反秦聯軍的西線退路,那麼,反秦聯軍就有四麵受敵之危。鑒於此,朱可夫在主持召開師長以上的軍事會議時,提出成立一個北線支隊,轄三十萬軍隊,主要任務是繼續與大秦王國軍隊爭搶哈市的控製權,最不濟,也要控製哈市西北廣大地區。未戰先思謀退路,以朱可夫的逼格,已經屬於認慫之舉。不過,反秦聯軍上下,卻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在斯大林支援了七十二艘航空母艇後,誠然,反秦聯軍所到之處,能夠輕易的奪取製空權,但是,隻要想到大秦王國人那神出鬼沒的導彈,便是再桀驁不馴的蘇鄂軍官,也認為要想取得喜都之戰的勝利,消滅歐陽雲這個“東方希特勒”,似乎並不容易。
\t雙方都在排兵布陣,因為主場作戰先天掌控地利的原因,大秦王國得以派出大量的戰鬥小組四下出擊襲擾反秦聯軍。反過來,在大秦王國軍隊的襲擾下,反秦聯軍的官兵根本不敢隨意離開大部隊,甚至於,解決個人問題,也隻能在營地裏解決。
\t五天後,就在王長運接收到兩個團的裝甲部隊,已經出現在白山方向,並開始向巴頓所部發動進攻的時候,喜都,大秦王國國防軍和反秦聯軍之間的決戰,終於打響了第一槍。
\t雙方先期出場的,自然是各自的空軍。這一天恰逢豔陽高照,早上九點鍾左右,歐陽雲正在單人雄等人的陪同下視察城防,行營有電話過來,報告稱有超過十艘航空母艇正脫離蘇鄂航空母艇集群,向喜都緩緩飛來。
\t此時,鐵林飛的司令部已經遷至錦州。歐陽雲前腳才邁入行營,一個參謀過來報告,稱接到錦州機場的電報,鐵總司令已經派出了一個殲擊機師,預計四十分鍾後抵達戰場。
\t遠東之戰,大秦王國各軍種非要排個名次,論誰最鬱悶的話,自然非空軍莫屬。大秦王國空軍從成立到壯大,可以用一撮而就來形容。學兵軍時期,無論是白鰭豚還是金雕,大秦王國空軍在技術上一直居於世界前列。於是,便有了後來一次次的吊打一本陸海航。時過境遷,誰能想到,大秦王國人民的驕傲,有朝一日會在自家的國土上因為金屬材料問題,淪為笑談呢?
\t確實成了笑談。中情局各國分局發回國內的情報中,歐陽雲已經不止一次看到“驚愕”、“狂喜”、“不屑”這樣的表情形容詞。
\t“驚愕”,自然是來自大秦王國的盟國。而“狂喜”和“不屑”,當然是米國人和蘇鄂人還有一本人的姿態了。
\t一個殲擊機師,正常情況下由一百零九架戰機組成,一百零九架殲擊機,對於當前的大秦王國來說,並不算一個誇張的數字。隻是,考慮到金屬材料和航空煤油的問題並沒有得到完全的解決,這些戰機能夠順利升空已屬不易,歐陽雲除了感到欣慰外,卻是不敢有太多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