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最惠國待遇政策,牛約翰有一番恰如其分的評價:最惠國待遇,用好了會是不亞於超級炸彈的殺手鐧武器。
事實證明,牛約翰所謂“不亞於超級炸彈的殺手鐧武器”這樣的評價非常貼切,蘇格蘭人獨立的熱情立刻就被調動了起來。
劉曉平精明,和蘇格蘭人簽署的是秘密協議。於是,當蘇格蘭人主動聯絡彼得,提出雙方聯合建國的時候,不僅彼得因為始料未及大吃一驚,嘚國人和琺國人也傻眼了。
北愛和大不列顛島之間隔著愛爾蘭海呢,鳥國人即使無法容忍北愛的獨立,隔著愛爾蘭海,在有華國武悼天王號航母艦隊存在的情況下,他們隻能幹著急而無法進行軍事幹預。蘇格蘭參與其中就不一樣了,如果做個比喻,愛爾蘭隻是鳥國的小三的話,那蘇格蘭就是鳥國的正宮,鳥國絕對無法容忍。他們一定會集結力量從陸上打過去。
嘚國和琺國傻眼的時間並不長,因為他們很快意識到這是滅亡鳥國的天賜良機。“鳥國人要打,那就打好了,正好把英格蘭徹底從地圖上抹掉,”勃勞西契接到報告後,在緊急召集的軍事會議上如此說。
嘚國人興奮了。昂波斯應該是對歐陽雲比較了解的緣故,首先想到的不是打與不打的問題,而是詢問華國政府的意見。
歐陽雲能有什麼意見?嘚國和琺國還有鳥國、蘇格蘭、北愛是棋子的話,華國就是棋手。棋手洞悉全局,而且棋局現在正按照他的意誌在發展,他偷笑之外,才不會出手幹預呢。
於是,聯合國出手了。
蘇格蘭本來就是被鳥國強占的哪?蘇格蘭人民要獨立,鳥國政府就必須尊重蘇格蘭人民的選擇。什麼?鳥國政府不服,那就打好了。
有了聯合國的授權,昂波斯也沒了後顧之憂,他一邊下令集結部隊,一邊主動與勃勞西契聯係,未戰先打起了瓜分鳥國的主意。
丘吉爾此時肯定是不會認輸的。他還有鳥國此時的狀態,屬於賭紅了眼的賭徒。賭徒一旦紅了眼,不把手上最後一點本錢砸下去,是絕對不會認輸的。所謂不見黃河不死心,說的不就是他們這種人嗎?
戰爭爆發了。然後,鳥國人立刻就後悔了。鳥國不出兵蘇格蘭,嘚國和琺國的介入,那就屬於挑釁。鳥國出兵蘇格蘭,嘚國和琺國大舉介入,就是響應聯合國號召,是負責任的大國行徑。隨著戰線從蘇格蘭一側往鳥國一側移動,隨著鳥國後方起火(南希韋克和卞經道率領的聯軍發動了),丘吉爾驚恐的發現鳥國有了滅國的危險。丘吉爾這邊還沒想出應對方案,內閣和兩院的議員先鬧騰開了。鳥國是內閣責任製,丘吉爾內閣不行了,那就換人吧。迫於這個壓力,再加上單人雄似無意實有意的及時釋放出友誼的小船,內憂外困的情況下,丘吉爾哪顧得上考慮太多,趕緊一把抓~住了。
鳥國人不打了,願意承認蘇格蘭的獨立。嘚國人和琺國人開始還裝作不知情,隻顧悶著頭猛攻。此時,意大利和西班牙看不下去了。他們也不願意看到歐洲出現兩國獨大的情況哪。當然,喬萬尼和佛朗哥願意出頭,那也是因為從某個渠道知道了華國政府態度的原因。
華國政府不願意看到鳥國被嘚國和琺國瓜分,喬瓦尼和佛朗哥覺得這事可為,自然樂於跳出來彰顯一下自己的存在。
歐洲新局麵的出現,當然不是短短幾周可以完成的。就在丘吉爾感覺大勢已去,不得不向華國輸誠的時候,米國的決戰,也終於到了最後時刻。
山部川三鍵率領的日印聯軍的抵達,成了壓垮米利堅聯邦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日印聯軍在邁阿密強行登陸,知道大勢已去的馬歇爾不得不讓前線的軍隊豎起白旗,由此,米國內戰開始進入打打談談的程序。
而在華國太平洋艦隊抵達北大西洋米國東海岸,然後開始清繳米利堅聯邦沿海一線的造船廠時,米利堅聯邦也就徹底失去了繼續打下去的勇氣。
沒了海防的米利堅聯邦,就好似老虎沒有了牙齒一樣,看上去還算是一頭凶猛的野獸,實際上卻已經沒有了吃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