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開口留人的老漢,很是失望的偷偷歎了氣。畢竟同城裏的燈紅酒綠相比,自家還是太簡陋貧窮了。
公治明等人一看就是貴人出身,又怎麼會稀罕他家的粗茶淡飯。說不得一定是要進城去了…
但公治明卻好似沒有看見高衙內一般,想了想就拱手同老漢說道,“既然如此,在下就帶著屬下,叨擾老丈了。”
“啊…”事情出乎意料的轉折,驚得眾人足足半晌沒反應過來,到是那老漢恨不得歡喜的蹦起來,“不叨擾,不叨擾!”
說罷,又一迭聲的催促旁邊一個後生,“二狗子,快回村裏去報信。就說恩人了,讓大夥兒準備起來啊。”
那後生撒腿就跑,很快就沒了影子。
留下老漢搓著手,一個勁兒的說,“將軍,老漢的村子就在旁邊七八裏,您別嫌棄村子簡陋啊。”
“不會,內子出生農家,最喜歡住農莊,還喜種菜養雞。”
公治明想起家中嬌妻,語氣更溫和,神色裏也填了三分笑意。
眾人看在眼裏,怎麼會猜不到他們夫妻如何恩愛,於是各個都未雲菩薩歡喜。畢竟對於女子來說,什麼也沒有夫君的寵愛重要啊。
“老伯先請將軍回去,我也回家張羅一些吃食用物,過後同去老伯家叨擾。”
“我也是,隨後就到。”
既然把人留了下來,眾人都放了心,紛紛上了車馬,或者挑了擔子,健步如飛。遊玩的也不去了,進城的也不進了,飛快回家去準備謝禮。
公治明同尉遲悔等人比了個手勢,也不上馬,就陪著老漢一路往村裏走。
尉遲悔同眾人也是歡喜能歇息一日,吃口熱飯,但還是沒忘了自己的職責,商量了幾句就把護衛輪值定了下來。
今日之事是個突發事件,有心人也許來不及安排什麼,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小心總是沒有大錯。
七八裏路,平日不過是一刻鍾就走到了。今日,老漢陪著眾人,看看田園風光,說說這幾年的收成,交多少糧稅,居然拖了小半個時辰才到。
而這麼一會兒功夫,村子裏早就人聲鼎沸了。
老漢的這個村子叫南山村,大半都是朱姓人家,其餘雜姓也都是姻親,平日大事小情都有族裏長輩們一起決定。
先前發水的時候,因為族老們及時安排疏散,村裏倒是沒損失幾個人口,但水退了,眾人回到村子裏卻是染了瘟疫。
汶水城裏的官員直接就讓兵卒圍了村子,誰趕出來就直接射死。恨不得一村人都在等死,絕望的時候,化名雲娘子的丁薇卻來了,帶了藥材,給眾人治病又指揮大家掩埋死物,清理禍患。
可以說如今活下來的大半人都是丁薇親手救回來的,家家戶戶立了生祠,早晚跪拜上香,就盼著有朝一日救命恩人會回來看一眼,給他們一個報恩的機會。
如今雲菩薩沒盼來,但是她的夫君卻是來了,而且路上還用珍貴的藥丸救了一個被蛇咬的孩子。
當真是菩薩的夫君,一般的心善仁義。
整個村子都轟動了,家家戶戶的小雞都沒了命,不管下蛋還是負責早起打鳴的都掉了腦袋,直接進了熱水脫毛。
家裏養了肥豬的,山羊的,更是直接牽出來,一刀宰了!
待得公治明等人浩浩蕩蕩走到村口的時候,全村男女老少已經等了一會兒了。不等到近前,幾個族老就帶頭跪了下來。
“南山村老幼四百零八口,謝雲菩薩救命之恩。”
說著話兒,眾人又是磕起頭來。有些婦人想起當初的驚恐,還有失去的親人,一邊磕頭一邊小聲啜泣起來。
公治明趕緊扶了幾個族老,原本他就不如丁薇那般擅長哄勸老人,但天長日久,耳濡目染也學了幾分。這會兒很是寬慰了幾位族老一番,感動幾個族老都覺得這黑甲將軍如同自家晚輩一般,很是親切,一點兒都沒有鐵血暴烈之氣。
於是擦抹了眼淚,扭頭一聲招呼,“各家女人們,都忙起來,好酒好菜準備起來!報恩的時候到了!”
女人們高聲應了,小跑回家,鍋碗瓢盆叮當亂響。不到半個時辰,寬敞的打麥場上就擺了好幾排桌子。有圓有方,有好有壞,一看就是各家拚湊出來的。
但女人們端上來的飯菜卻是一點兒也沒應付,一個個大陶盆裏,家養小雞燉了蘑菇,大塊豬肉蘸蒜泥,山上最鮮嫩的野菜拌了糖醋,看得一眾將士們都是吞了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