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馬雲:用胸襟和堅持崛起的夢想(3)(1 / 3)

不能讓雷鋒穿補丁衣服上街

“什麼是團隊呢?團隊就是不要讓另外一個人失敗,不要讓團隊任何一個人失敗。”

“發不出工資是領導者的恥辱。”

——馬雲

蒙牛集團董事長牛根生跟馬雲同是《贏在中國》的評委,他對於財富的分配,曾有這樣一番高論:這世界上掙了錢的有兩種人,一種是“精明人”,一種是“聰明人”。精明人竭澤而漁,企業第一次掙了100萬元,80%歸自己,然後他的手下受到沉重打擊,結果第二次掙回來的就隻有80萬。聰明人放水養魚,他第一次掙了100萬,分出80%給手下人,結果,大家一努力,第二次掙回來就是1000萬。即使他這次把90%分給大家,自己拿到的也足有100萬。等到第三次的時候,大家打下的江山可能就是1個億,再往後就是10個億,這就叫多贏。獨贏使所有的人越贏越少,多贏使所有的人越贏越多,所以,“精明人”掙小錢,“聰明人”賺大錢。“精明”與“聰明”,一字之差,謬以千裏。

馬雲在點評《贏在中國》選手的時候,也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這位選手很善良,很有激情,也很幽默,會講很多的故事,但他的團隊離開他的時候,會想到“我們需要雷鋒”,但不能讓雷鋒穿補丁衣服上街,因此分享成功是很重要的。馬雲“不能讓雷鋒穿補丁衣服上街”與牛根生“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人的一生,有高潮也有低穀,所謂“勝不驕,敗不餒”。當你處於強勢的時候,學會自我保護無可厚非,但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還必須學會共享。不論企業還是個人,在社會上生存,每個人都是價值鏈的某個環節,共處一個係統,不可能在自己的世外桃源而獨立。因而,當企業家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共同打拚的創富夥伴。

馬雲非常注重這方麵的問題。2007年11月6日,阿裏巴巴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公司有4900名員工或多或少持有阿裏巴巴上市公司4.435億股股份,平均每人持股9.05萬股。以頭一天收盤價39.5港元計算,這些員工平均身價已經超過300萬港幣。突然間催生出如此多的富人集團,創下了中國商業史的新紀錄。

與中國其他企業家相比,論智慧,論領導力,論影響力,馬雲也許高出不了多少,但是他的遠見和分享精神,將一家電子商務公司,一家隻做“中小企業生意”的小公司,做成了一上市就市值數百億美元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領跑者。這就是馬雲的高明之處,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目前的中國企業家中,能做到的不多。

人們會想,即使不讓出股份,馬雲的團隊也不會散,員工還需要繼續工作,馬雲的生意也做得下去,阿裏巴巴還是比較賺錢的公司。馬雲將財富分給了他的員工們,這絕對不是一種強行規定。馬雲有這樣的心胸和氣度,從2000年起,他就一直成為受人尊敬的企業家,特別是年輕人。因為從那時起,阿裏巴巴的每個員工都有股票,都分享到了企業成功帶來的財富。

馬雲認為,任何人的成功都離不開企業和團隊這樣一個平台,當“雷鋒”分享了團隊的成功果實,得到自尊的滿足時,才會創造出更多的財富。一個良好的團隊,不僅需要精神上的鼓勵,更需要物質上的支持,一個人取得成就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一起拚搏努力的其他團隊成員。

不讓雷鋒這樣德才兼備的人才穿補丁衣服上街,是馬雲對“財聚人散,財散人聚”思維的形象比喻。有了這樣的胸懷,阿裏巴巴自然會變成年輕人追夢的天堂。

【複製成功:吸引並留住我們需要的人才】

人才難得,得到人才便得到發展;人才難留,留住人才便留住希望。製定切實可行的員工聘用目標是非常重要的。企業將給員工提供怎樣的發展舞台?企業將怎樣吸納並留住人才呢?這是任何一個管理者都必須深思和回答的問題。要給員工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這是吸引人才最本質的因素,卓越的人才必然產生於卓越的環境,卓越的人才也必然聚集到卓越的環境中。

通用公司就是一個為員工提供卓越環境的公司。通用公司CEO韋爾奇的前任雷吉·瓊斯,在任期間曾兩次被評為“當前美國企業界最具有影響力的人”。與韋爾奇曾一起被納入通用公司未來掌門人的其他5位候選人,後來也都分別出任吉梯電信、樂伯美用品、阿波羅電腦等大公司的總裁或CEO。據調查,在美國各大公司的CEO中,出自於通用公司的遠遠超過其他公司的人。

向唐僧學管理——團隊精神取代英雄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