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馬雲:用胸襟和堅持崛起的夢想(4)(1 / 3)

在人們眼裏馬雲可能就是這樣的人:直到他成功之後別人依然認為他是“瘋子”。每逢節日聚會,他都會把自己打扮成維吾爾族姑娘或江南漁夫,與員工一起玩樂。即便是在正經的、嚴肅的媒體采訪時,他也會習慣性地做出各種小動作。對此,他的解釋很簡單:這有助於思維和表達。

2000年,全世界的網絡弄潮兒絞盡腦汁,想從投資人口袋中弄出錢來時,馬雲居然拒絕赫赫有名的軟銀公司3500萬美元的“投懷送抱”,當人們驚詫之時,他隻是淡淡地說,自己管理不了那麼多的錢,所以沒要。這個“瘋”子隻收了2000萬美元。

他的這種狂放不羈的性格的突出表現是在2005年第五屆“西湖論劍”上,在與克林頓對話時他蹺著二郎腿,在聽張朝陽、丁磊、馬化騰、汪延和經濟學者張維迎談論時,他會直接拿把椅子走到台上,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做起了演講。而他的身影偶爾也會出現在大排檔。人們可以看到他喝得微醉的模樣,跟一大幫人神侃瞎聊,手舞足蹈,跟小市民毫無區別。

即便是在美國赫赫有名的麻省理工學院的講台上,他也照樣表現得“張牙舞爪”。在這所受人尊敬的大學的講台上,他跟諾基亞總裁精彩激烈的辯論,得到了台下1000多名聽眾長時間的起立鼓掌。

如今的馬雲,或許已經習慣了別人把他當瘋子看了。正是因為這樣的從容與不羈相互作用的性格,造就了馬雲如今的輝煌。有句話說:“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馬雲辦不到的。”對於馬雲來說,這句話當之無愧。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馬雲其實狂而不傲。他始終是一個直麵現實又憧憬夢想的清醒者。即使阿裏巴巴放眼全球都找不到與之抗衡的對手,他也始終持有一種危機意識。就是這樣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家夥,卻在2005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這一年,我壓力挺大。”

同丁磊、陳天橋、李彥宏這些人不同,馬雲非常不“務實”,經常是“不走尋常路”。他經常講的話是:賺不賺那幾個億沒什麼了不起的。前幾年整個阿裏巴巴集團的收入來源是向誠信通和中國供應商的會員收取年費,這兩個體係的會員均依附在阿裏巴巴網站下。收入來源雖然單一,但因會員數量龐大並保持迅速增長,這已經使整個集團活得相當“滋潤”,每年的營業收入保持翻倍的增速。從“每天贏利100萬”到“每天交稅100萬”,再到“現在賺的隻是零花錢而已”,馬雲身上火熱的性格讓他絲毫不掩飾自己公司的實力與良好的贏利前景。

馬雲顯然有些口無遮攔,即使談到競爭對手,他也不回避要PK他們一把的欲望。說到馬化騰的騰訊網,馬雲認為自己看不到對方任何的增長。在騰訊也推出自己的免費C2C門戶之後,馬雲則認為這是一步“臭棋”。他認為,當初創立淘寶網的時機和今天的環境已經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騰訊繼續實行免費無疑會是一個錯誤。在擊敗eBay之後,馬雲底氣更足,他將競爭的矛頭直接對準了百度和穀歌。就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狂人,最終把阿裏巴巴帶到了香港交易所,200億美元的市值使阿裏巴巴成為僅次於穀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公司!這樣引人注目的成就讓人對馬雲充滿了更多的期待,他會不會創造出更多讓人驚奇的東西來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提前看到災難才能避免和災難碰麵

“一個公司在兩種情況下最容易犯錯誤,第一是有太多的錢的時候,第二是麵對太多的機會,一個CEO看到的不應該是機會,因為機會無處不在,一個CEO更應該看到災難,並把災難扼殺在搖籃裏。”

“碰到災難第一個想到的是你的客戶,第二想到你的員工,其他才是想對手。”

——馬雲

當年海爾的張瑞敏怒砸冰箱一事,很多人認為這是海爾的“災難”公關。馬雲卻認為張瑞敏砸冰箱是在解決“災難”,然後才把“災難”變成優勢。如果一開始就說企業要利用“災難”進行公關,這樣的心態持續下去,員工隻會不斷地製造災難。公關不是目的,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在進行市場營銷的時候,很多企業家特別注重媒體公關來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企業的影響力,甚至不惜將企業遇到的“災難”當成公關的法寶。馬雲對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不能把“災難”當公關,當企業遇到困境時,企業家要立即處理,解決災難。

與海爾一樣,阿裏巴巴在發展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也曾遇到過不少危機。淘寶網曆時半年研發出的“招財進寶”產品,於2006年5月新推出競價排名服務。該產品是淘寶網為願意通過付費推廣,從而獲得更多成交的賣家提供的一種增值服務。可是,事情並非馬雲想象的那樣順利。“招財進寶”在推出的短短20天內,就有6000多名賣家在網上簽名,聲稱要在6月1日集體罷市。這項服務不僅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還釀成了一次不小的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