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還是收費:騰訊贏利模式探尋之路
“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早期,對大多數網民來說,據我們了解接觸,很多是瀏覽器都不知道,電子郵件也不知道,就知道上QQ就是上網。”
“2002~2003年我們感覺不對了,網吧裏網遊越來越多,寬帶也開始了。很多QQ是掛在網遊邊上,我們就感覺有危機感了,MSN也是勢頭開始起來了,我們危機感很強。就是等死還是找死的問題。”
——馬化騰
1998年騰訊正式進入互聯網市場,隨著2000年的網絡破滅,全球互聯網產業進入了“嚴冬”,市場一片蕭條。然而QQ的發展仍保持著自己獨特的節奏,仿佛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做自己事”。不過,他們也切實感受到這段時間掙錢比以前困難了。如何贏利,成了騰訊經營者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正因如此,馬化騰選擇QQ注冊收費的道路。馬化騰在後來的相關場合談到,這個也是無奈之舉。他說看到了許多IT巨頭正在對他的領域虎視眈眈,但是QQ在中國即時通訊市場的絕對壟斷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不相信這些競爭者能給QQ帶來真正的威脅。對於用戶來說,一兩元錢的注冊費完全無關痛癢。再加上騰訊一直對逐步限製免費注冊諱莫如深,因此也沒引起用戶的太大反彈。
QQ通過注冊收費獲得了多少收入,人們無從知曉,但獲利豐厚這點卻不容置疑。到2002年,QQ已經基本停止了免費注冊,但事實上QQ網站公布的注冊用戶數量仍在增長。
不過收費從來都是一個雙刃劍,“魚和熊掌,不可兼得”。QQ在限製注冊收取金錢的時候,也失去了大批用戶,給競爭對手創造了良好的市場機會。
就在QQ大力推廣每月月租2元的QQ行號碼的時候,當年以向用戶提供免費聊天產品和服務成就霸業的QQ猛然發現,對手們已經紛至遝來,使出各自的法寶,搶奪QQ的蛋糕了, MSN、雅虎通依靠門戶的便利重拳出擊。
同是IDG投資,與QQ有著親屬關係的UC,依靠領先的娛樂通信平台概念、時尚個性的功能更是異軍突起。屢試不爽的免費法寶,更加細分的人群定位,同樣誌在必得。QQ這一回受到了真正的強有力的挑戰。雖然QQ的壟斷依然,但是絕對已經不那麼絕對了。與以前那些隻有幾千人在線的對手相比,這個新對手,更強大,更有生命力,發展速度更快,更具威脅力。QQ麵臨的是一場更激烈的QQ大戰,而在壯大的同時,也確實傷害了廣大用戶感情的QQ已經不容有失了。
“MSN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打死的,所以目前其矛頭對準的是UC,Pony發誓要讓UC消失,這也是騰訊最近恢複免費放號的焦點所在。”
Pony,了解QQ的人都知道這是QQ號碼為10001的馬化騰的英文昵稱,顯然他已經嗅到危險的氣息。馬化騰說:“下一步QQ要強化休閑娛樂功能,同時堅持免費放號。”
於是,2003年6月騰訊公司在慶祝移動QQ三周歲生日的時候,宣布新開通移動QQ的用戶,可以獲得免費長期使用QQ號碼,並且不需要支付任何包月的費用。就這樣,騰訊再次打開了長期使用號碼的發放之門。緊接著,2003年8月,騰訊向外界宣布重新開放免費注冊,但規定連續7天不登陸的話會被收回。一周後,政策又得到調整,改為一個月不登陸再收回號碼。
和兩年前悄然限製禁止免費注冊相比,這次騰訊高層開始主動聯絡媒體,大肆籠絡人心。但是他們的熱切並沒有得到同樣的反應。和兩年前的群情激奮相比,這一次網民除了對免費條款條件苛刻表示不滿,反響平靜,這其中的變化很值得人們玩味。可以看出,QQ對於廣大用戶來說,似乎變得不那麼重要了,顯然是因為市場和用戶都變得成熟了。
在取消QQ注冊收費之後,馬化騰心裏又開始為QQ的更好出路和大發展而苦苦思索。如何將騰訊的未來發展準確定位,才是他應該思考的重中之重。
曆經一係列的市場角逐,此時的“小馬哥”終於覺醒:QQ本身並不能成為“搖錢樹”,它充其量隻不過是用來種植“搖錢樹”的土壤而已。在明白了QQ不是金銀寶礦,而是充滿商機的“聚寶盆”後,馬化騰對如何讓這片沃土產生出真正的財富,有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