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南下荊州(1 / 2)

新的一卷開始,求訂閱,求打賞支持!

————

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自春秋之時,楚國在此設立都城,至今已經有了千年的曆史。

當年秦始皇滅楚以後,楚國老人楚南公斷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霸王項羽是楚人,高祖劉邦也是楚人。因此,楚地一直是中原的咽喉,而荊州正是兵家必爭之地。

這一日,一匹瘦馬上馱著一名年輕的俠士,身背大刀徜徉而行。春光明媚,十裏之地有野花飄香。此番辭別了曹操,段大虎便南下荊州去找劉備等人,也好久未見許千雪,甚是掛念。

官渡局勢已定,曹操奪取了冀州之後,又發兵一舉平定了並州、幽州。並州刺史高幹兵敗逃亡匈奴,卻被左賢王劉豹念及與段大虎之義氣,殺了高幹將人頭送給了曹操。

袁尚、袁熙兩兄弟沒能守住幽州,逃亡了烏桓等地。烏桓族原為東胡部落聯盟中的—支。原與鮮卑同為東胡部落之一,盤桓在烏桓山等地,有帶甲兵士十萬餘人。此地離幽州尚有幾百裏,且山路險阻,經曆過官渡這場曠日持久的大戰,曹軍將士也已經疲累不堪,曹操本來打算領兵回許都休養生息,但郭嘉堅持認為,袁紹生前於烏桓國王蹋頓有恩,此時袁氏兩兄弟仍在,一旦曹操撤兵北方仍然不得安寧,建議曹操輕兵兼道而出,趁蹋頓不備,一舉平定烏桓。

曹操聽了他的計策,果然很快平定了烏桓,至此烏桓一蹶不振。付出的代價是,原本已經身患重病的郭嘉,死在了遠征烏桓的途中。曹操為此大哭不止,三不吃不喝為郭嘉守靈。

袁氏兩兄弟又如喪家之犬,前往遼東投靠了公孫康,公孫康本是襄平人,因此熟知中原戰事。見袁氏兩兄弟大勢已去,反而將兩人殺了,獻頭於曹操。

北方終於得以最終平定,曹操引兵回了許都。段大虎亦向曹操告辭,前往荊州完成自己的使命。臨別時,曹操道:“一年之內,我將南下攻取荊州,你如投靠了劉表麾下,那我們隻能是戰場上見了。”

段大虎笑笑:“上次徐州一戰我輸的一直不服氣,這次要是有機會,也正好領教曹丞相的用兵如神。”

曹操大笑,道:“滾吧。”

段大虎一抱拳,騎馬南下而去。此時,荀彧正站在曹操身邊,道:“主公,段大虎此人身負氣運,又籠絡了匈奴和鮮卑兩國人心,此番如若被他拿了荊州,則局勢就危險了。何不將他強留在許都?”

曹操眼神深沉,道:“我其實就想看看這子到底能翻出多大的浪來!”他歎息道,

“沒有他,我也會寂寞的吧。”

而曹操沒有對荀彧的是,郭嘉臨終之際,曾對段大虎下了一句評語:“段大虎是友非敵”。

其實,曹操一直沒有猜透這句話的含義。但有些事是不用猜的,走著走著就什麼都知道了。

在有漢獻帝參加的朝會上,曹操帶劍而入。他奏請陛下:“北方既定,今可早議南下江南之策,下一統隻爭朝夕。”

獻帝看著廟堂之上這個伸開手臂,看似要擁抱下的男人,眼神中沒有怨毒卻有些蒼涼,道:“朕有此誌久矣!”

……

……

段大虎生長於北方,雖然這荊州之地比不得江南,但也是鶯鶯燕燕,頗有幾分江南的婉約。到了荊襄之地,聽路邊老者起,如今劉備正在駐守城池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