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色又已經昏沉,月光皎潔鋪灑了下來。
曹操兵馬剛行百米,忽然,前方三聲炮響,霎時間曹營眾人鴉雀無聲。眾人順聲音往前觀瞧,從山口左右撞出五百校刀手。
這五百兵最大的也就二十四、五歲,最的十七、八歲,個頭一般高,都生得濃眉大眼,各個手持大刀。
刀長五尺,刀頭二尺半,刀杆二尺半,是典型的戰場上所用的軍刀。
五百校刀手左右一分,當中扛出兩杆門旗,門旗上寫著兩行大字,這邊是“赤兔馬世間少有”,那邊是“偃月刀下絕倫”。當中掌旗官高挑綠錦大旗,被風一刮,行舒就卷,襯鈴直響,上麵繡著“漢壽亭侯”。
正當中紅月光,月光中鬥大的一個“關”字。就在大纛旗下,一匹赤兔馬,鬃尾亂乍,膘滿肉肥,馬的顏色跟赤炭似的紅。
馬上坐著一員虎將,頭戴紫金盔,身披紫金大葉甲,內襯綠戰袍,麵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胸前五綹長髯飄灑。手提青龍偃月刀,手撚長髯,微合鳳目。這人卻是誰都認識,正是關羽關雲長!
關羽左邊一匹白龍馬,馬上一員將,正是關平;右邊一匹烏騅馬,馬上一員大將,黑黑愣愣,掌中一口大鐵槍,正是周倉。
這支人馬雖然隻有區區五百人,但卻氣勢驚人,和十萬大軍攔在道前一般。
曹操一看,差點兒被驚的背過氣去。第一次在烏林碰上趙芸,曹操差點兒落馬;第二次在葫蘆穀口遇見張飛,曹操魂飛魄散;這回在華容道碰上關羽,曹操就徹底沒脾氣了。
有時候,得認命。
不光是曹操,這些文官武將一個個亡魂喪膽,麵麵相覷,不由往後倒退。此時,誰都知道軍馬雖然還有兩百餘人,但已經毫無戰力,不過是任人宰殺的羔羊。
曹操一咬牙:兵法有雲,置之死地而後生。既來到此處,隻能決一死戰,奪路而逃。
當然曹操也知道,甭關羽動手,就是這五百校刀手往上一衝,連曹操帶手下兵將都得死。可現在玩命吧,衝過一個算一個,能活一個就別死一個。
“眾軍士聽令,生死在此一搏,隨我殺過去!”曹操抽出寶劍,氣勢滿滿。
雖然下了令,可再回頭一看,一點兒動靜都沒有,兵將個個愁眉不展,低頭不語。一名軍校靠曹操近些,鼓足勇氣輕輕道:“丞相,末將縱然不怕死,可如今戰馬已經沒有力氣了,怎能再上前廝殺?此時衝殺無異於送死啊……”
曹操豈能不知?
他歎息一聲:進不能進,往回退卻把,關羽指揮兵將往前追,一樣全軍覆沒;更何況,張飛還守在後麵的葫蘆穀口,這真是上無路,人地無門,進退兩難。
這時,程昱走到曹操麵前:“丞相,關雲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淩弱,恩怨分明,信義素稱。當年徐州被破之時,你有恩於他,今丞相如親自上前相求,就可脫此大難。”
曹操低頭一想:這倒不失為一個辦法,總不能引頸受戮吧?英雄雖然戰場死,可也不能如此窩囊。當年韓信甘受胯下之辱,方才有了大漢下,如今隻要關羽放我過了華容道,回到許都後就可以提兵來報赤壁之仇。
他這人有優點,就是絕不固執。
他聽了程昱的話後,抬手要正冠,用手一摸,頭上的相貂早沒了,頭發都披散下來了。曹操也顧不了這麼多了,縱馬來到關羽麵前,在馬上抱拳拱手:“雲長兄,別來無恙。”
關羽把青龍偃月刀一橫,左手扶刀背,微微一欠身,這就算給曹操還禮了。
“丞相,關某奉軍師將令在此等候多時。”
“關將軍,而今我兵敗勢危,已然無路可走,萬望將軍以昔日友情為重,放我一條生路。”
“丞相,想當初關某兵敗,雖然蒙你厚恩,可我白馬坡斬顏良,延津渡誅文醜,已然報答丞相。今日之事,我豈能以私而廢公?”到這裏,關羽把臉往下一沉,臥蠶眉倒豎,丹鳳眼圓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