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絕境求生——溫州人做的和你不一樣(3)(1 / 3)

此後,躊躇滿誌的李氏兄弟專注在打火機上,在打火機領域大步前進。李中方在香港經營東方國際的營銷,主要從事溫州打火機的出口貿易,李中堅則坐鎮溫州,打理東方打火機廠。

但是,在李氏兄弟走上海外的道路上,也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溫州打火機市場出口的規模不斷擴大,讓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漸漸有了危機感,出於對自己的保護,1994年,美國啟動了CP法案。CR法案就是:“如果打火機的價格低於2美元,必須確保7歲以下的兒童自己不能使用。”而當時,溫州打火機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已遠遠低於2美元。對於美國的這一法案,按照國際規定,李中堅的公司完全有理由去爭辯,但此事卻未引起他們的足夠重視,而是選擇了放棄美國市場轉戰他國市場。就這樣,溫州打火機又大批量湧入其他國家。2000年,歐盟效仿美國也發出一個通告,同樣稱之為CB法案,跟美國一樣,如果打火機價格低於2歐元以下就必須添加一個裝置,保護兒童的人身安全,但這種裝置做起來很難。現在想起這些事件,李中堅深感遺憾,因為這些法案沒有引起自己的重視,這也為李氏兄弟的打火機生意留下了巨大隱患。

隨著時間的流逝,危機終於爆發了。在2002年,國際市場對李中堅的打火機生意來了迎頭一棒。

★ 與歐盟“野蠻”抗衡的勇士

2002年初,正當李中堅將大批的溫州打火機投放到海外市場的時候,一件出乎李中堅意料的事情發生了,歐盟打火機生產商聯合會提出反傾銷訴訟。2002年6月,歐盟委員會正式發起對中國打火機反傾銷調查,把中國打火機業逼到了絕境。而由於溫州是中國金屬打火機的生產基地,占有國際打火機市場80%以上的份額,歐盟各國每年進口的金屬打火機中,90%以上來自溫州,這也自然使溫州成為了積極應對歐盟CR法案和反傾銷調查的主戰場。

歐盟的這一舉動讓所有溫州打火機行業的人都傻了眼。他們對“反傾銷”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就是聽也沒有聽說過。李中堅也同樣麵臨著危險的遭遇。當時打火機在溫州已經成為了四大產業支柱之一,對於反傾銷及CR法案,引起了溫州政府的重視。政府要求打火機生產企業要做好準備,來應對歐盟的反傾銷和CR法案。當時李中堅一聽,心想完了,一個CR,一個反傾銷,這個行業還怎麼做呀!

後來經過一些反傾銷專家的教導,李中堅才意識到,最好的選擇是積極地行動起來,也可以戰勝歐盟的反傾銷,如果一味地消極躲避,那麼溫州打火機市場將會失去整個歐洲市場。

歐盟長期以來把中國視為非市場化經濟國家,歐盟認定傾銷的標準是把中國產品的出口價格與一個實行市場經濟的替代國的產品價格進行比較;計算出傾銷幅度。而根據這樣的計算方法,中國產品沒有不存在傾銷行為的。通過應訴市場經濟地位的努力,如果中國公司能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就可以采用自己的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計算是否構成傾銷。這也就意味著:假如不應訴,溫州所有打火機行業將麵臨著要麼繳納200%的反傾銷稅,要麼永遠別跨進歐盟市場大門。

到底應不應該去直麵應對,誰又能第一個站出來應訴?國家商務部一直鼓勵李中堅出麵應訴,李中堅清楚地記得,當時在場的溫州打火機企業老板無人敢應聲,於是有人提議,東方公司企業實力最大,他們的生產操作也最規範,就讓東方打火機廠代替大家出手應對歐盟吧。

李中堅覺得當時自己出頭,也是趕鴨子上架,迫不得已,其實,自己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應對歐盟。幸好哥哥李中方找來一家國際知名的律師事務所,律師提出,如果采取應訴,就必須在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麵要有充足的準備,但當時溫州打火機企業規模還不算大,內部管理包括財務管理、生產管理也沒那麼健全,所以根本不敢應訴。當李中堅律師聽了一些企業負責人的看法後,建議幹脆就去做無損害抗辯。無損害抗辯就是明確中國生產的金屬大貨架,與他們所提出來的塑料打火機之間沒有利害關係,最主要是,如果采取無損害抗辯方式,歐盟對於企業內部的核查沒有那麼挑剔。

李中堅馬上采用了律師的建議,緊急聯合溫州15家企業共同向歐盟提出無損害抗辯。但很快,李中堅就接到浙江省及外經貿部領導的電話,責問李中堅為什麼不去應訴爭取市場經濟地位而去做無損害抗辯,而對李中堅的對策深表遺憾,因為,如果是無損害抗辯,官司打贏打輸隻是打火機行業的事情,但如果爭取市場經濟地位,那是關乎國家利益的事情。在政府眼裏,李中堅的選擇無疑是太狹隘了。

此時李中堅的肩頭又多了一重壓力。哥哥李中方是一個特別愛國的人,他還沒有在溫州投資建廠之前,就一次性向溫州市教育事業捐助了260多萬元人民幣,如今一聽說關係到國家的利益,認為就算是犧牲再大的費用也要去應訴去爭取市場經濟地位。經過反複思考和研究,東方打火機廠最終決定站出來單獨應訴,隻要有一個企業贏了,就說明我們國家在市場經濟環境中,有一些企業先行了一步,如果失敗了,東方打火機廠砸鍋賣鐵也在所不惜。為此,溫州市特意成立了一個反傾銷小組,李中堅的哥哥李中方任組長,於是,在做無損害抗辯的同時,李中堅開始著手準備單獨應訴申請市場經濟地位的各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