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絕境求生——溫州人做的和你不一樣(7)(2 / 3)

葉康鬆得知這一信息後很高興,便拿著樣品、計算器親自考察市場,他到了一個韓國人開的店裏。老板拿著他的打火機看了好久,問價格多少?葉康鬆想自己進價是2美元,賣給他3美元差不多吧,便在計算器上按了個“3”字。老板一看眼睛發亮,驚訝地問:“3美元?是嗎?” 葉康鬆肯定地回答:“是的,3美元。”“我要一萬隻。”葉康鬆萬萬沒有想到這打火機的生意這麼便當地做下了!他算了一下,這一萬隻打火機一下子給他賺到了一萬美元!他又到了另一處,也順利地做成了一筆5000隻的生意,順便還在對門一個韓國人那裏做了一筆200多把龍泉寶劍的生意,每把可賺10美元。這意外的收獲使他精神大振,信心大增。後來葉康鬆了解到,溫州的防風打火機在這裏可以賣到20美元一隻,怪不得那韓國老板瞪大了眼睛,不過他也沒覺得可惜,生意多的是,他立即打電話到溫州組織空運兩萬隻。

就這樣,葉康鬆開始了溫州的打火機貿易,他還與一位在紐約叫林光的溫州同鄉合作,在很短的時間裏。他們經營的打火機就占了美國市場很大的份額。

從1992年底開始到1994年初,康龍公司先是空運、再後來是集裝箱海運,大批溫州打火機源源不斷運往美國,康龍成為美國最大的防風打火機供應商,生意十分紅火。葉康鬆也成為溫州打火機貿易的大商人,訂單動輒幾百萬隻。

溫州人有一種驚人的群起效仿能力,“打火機生意好做”、“打火機賺錢”的消息在溫州不脛而走。又因為生產打火機進入門檻低,在利益驅動下,當時溫州大小廠家一擁而上紛紛生產打火機,各類從事打火機生意的大小外貿公司也爭先恐後與葉康鬆聯係出口。一時間老葉成了“財神”。

根據打火機市場的形勢,葉康鬆開始考慮如何布置美國全境的銷售網點,進一步把打火機生意做大。他展開美國地圖,拿著鉛筆,首先看中了邁阿密。運氣是出奇的好,那天他坐飛機去邁阿密,下飛機時天已黑了,正不知到哪裏安身?坐飛機時認識的一個台灣人邀請他到家裏住,在他家還介紹認識了一個在大學讀書的杭州人。葉康鬆通過他很快在邁阿密辦起了康龍的第一家分公司,這裏是南美洲市場的窗口,產品可以輻射墨西哥及整個南美洲。之後他又先後在達拉斯、紐約、芝加哥等處設了分公司:四個分公司分別取名為康錦、康繡、康中、康華——錦繡中華!而洛杉磯則是康龍總部,他以一個總部、四個分公司的方式進行全美國打火機經營運作。

然而,好景不長。因為美國每年都有兒童玩打火機而致死、致傷的事件出現,也因為確實存在其他質量問題,在美國打火機經銷商和社會輿論的壓力下,美國官方決定於1994年實施CR法案。CR法案規定,凡進口價格在2美元以下的打火機都要加裝安全鎖,其質量標準是一百個孩子中隻能有四個能打開。與中國做法不同,美國政府在1993年6月就將這一尚未實施的規定告知進口商,即到1994年6月18日以後,沒有安全鎖的打火機不能進口。

美國封關前,康龍集團半年多時間進口溫州打火機達3000萬隻,吃進了4000萬元人民幣的打火機。葉康鬆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但為時已晚。到了8月前後,市場上低於成本價的打火機也沒人要了。而更糟糕的是,溫州的國際長途電話一個接一個,一聲緊一聲地催討貨款。情況越來越嚴重,美國這邊的貨賣不出去,後方催款的電話一個緊似一個。因為拿不出貨款,來要錢的人天天絡繹不絕;因為拿不到錢,有在公司裏擂桌子的,有在門口破口大罵的,有要上訴打官司,甚至有威脅要通過黑道來解決。一時間,黑雲壓城城欲摧!

★打不垮,永不服輸的溫州人

再度嚴重受挫的葉康鬆徹夜難眠。他很快明確了這樣兩點:一是在目前這個情勢下打火機生意是不能做了,要轉!馬上轉!另尋門路,二是要采取措施,重塑康龍形象,告訴溫州人、告訴溫州的客戶,我葉康鬆沒有倒!康龍公司沒有倒!

在許多個不眠之夜中,他想到“中國貨美國賣”走不通了,能否搞個“美國貨中國賣”呢?那麼搞什麼呢?一個念頭突然蹦了出來:為什麼不搞西洋參呢!這是因為溫州人十分喜歡西洋參,將它看作是進補和饋贈的珍貴之物,他近年每次回國也總是帶點西洋參作為禮物贈送親友,而溫州的親友對於他這來自美國的正宗西洋參也總是特別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