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溫州元素——溫州人的性情品質和你不一樣(3)(1 / 3)

溫州人似乎與生俱來就有賺錢的天賦。20世紀80年代初,溫州商人敏銳的商業“鼻子”嗅到了福建廈門這個商業寶地。那時,廈門還未展現出特區的風采,除了正在建設、到處都是鋼筋水泥腳手架的湖裏工業區外,這個海濱城市尚可炫耀的無非是它的集美學村、廈大校園以及鼓浪嶼、萬石岩等等固有旅遊觀光點。但溫州人已經在改革開放的訊息中看到了廈門的商機,捷足先登,帶去了溫州人生產的小商品。在“豎起買賣旗,便有鈔票賺”的廈門,精明的溫州個體戶掘到了“第一桶金”。20世紀90年代中期,越來越多的溫州商人接踵而至,逐漸形成龐大的溫州軍團,並一舉占據廈門當地的五金、服裝、眼鏡、低壓電器等行業,形成行業壟斷。就如今的情況來看,六七十家經營低壓電器的商戶一字排開,形成了頗具影響力和市場規模的電器一條街,這條街也被廈門人稱做“溫州街”。在洶湧澎湃的經濟大潮中,盡管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但是,眾多溫州商人卻能傲立風雨,既能在惡劣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又能賺得缽滿盆盈。

7溫州人有搶占先機的本領

溫州人天生就有跟著市場走的意識,並經常在商業競爭中搶占先機:教育部要頒發教師證,訂單被溫州人搶了;郵電部要印特快專遞信封,訂單被溫州人搶了;香港回歸要給警察換警徽,訂單被溫州人搶了;美國海陸空三軍要在軍服上做軍徽,訂單被溫州人搶了。

的確,對於溫州人而言,決策之快與行動之快缺一不可。沒有快決策,行動必然慢半拍;沒有快行動,決策再快也沒用,隻有兩者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把握先機。在市場上以快製勝,這實際上是溫州商人一個很突出的共性。溫州商人的“拚搶”速度在市場和利潤上讓他們嚐盡了甜頭。在溫州人眼裏,自己麵對的世界,是一個充滿變數並且競爭非常激烈的世界,跑得快不快,是決定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在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的時期,市場反應速度決定著企業的命運,隻有能夠迅速應對市場者,才能成為市場逐鹿的佼佼者。如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市場風雲瞬息萬變,市場信息流的傳播速度大大加快。誰能搶先一步獲得信息、搶先一步作出應對,誰就能捷足先登,獨占商機。因此,在這“快者為王”的時代,速度已成為企業的摹本生存法則。商人必須突出一個“快”字,努力迅速應對市場變化,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1989年正是“農貿市場”在全國大興的時期,昆明也像內地一樣有了大動作——當地的螺獅灣農貿市場要被改造成為在西南具有大輻射力的綜合批發市場。值此良機,溫州同鄉決定進駐其中。此舉刺激了丁振興,他也加入到了這個市場之中。當時,由於市場剛剛改造不久,知名度並不高,市場裏商戶的生意也隻是差強人意,甚至很多店鋪可以說是慘淡經營。丁振興的日子當然也並不好過,但他堅信這個市場終會紅火起來。

過了沒多久,丁振興發現羊毛衫在北方城市風靡大眾,他由此有了想法:羊毛衫在四季如春的昆明會不會有消費群呢?憑感覺,丁振興判定昆明人不會拒絕時尚潮流,對於羊毛衫的合體與實惠,愛美的春城人自然不會甘心將之拒之門外。於是他作出了下海之後第一次最為冒險的大膽決策,大量購進羊毛衫。此舉在春城昆明可是一件從未有過的事情,親朋好友也把握不住羊毛衫在四季如春的昆明是否會有市場,因而一致反對丁振興冒險嚐試。然而丁振興卻堅信自己的判斷不會有錯,他堅持認為抓住昆明的羊毛衫銷售就是抓住了服裝市場的先機。

羊毛衫到貨之後,存進了倉庫。計劃也將要付諸實踐,然而臨戰之前,丁振興興奮之餘,心裏也難免緊張。但他知道這是正常的,因為每個商人作出某種決策,在得到市場證實之前都會害怕出現閃失,而僅憑著自己的那點實力,更是輸不起。不過憑著一種感覺,他堅信明天的開市會像他預料的那樣好,即便羊毛衫銷售並不那麼快,但愛美的昆明人最終會接受這種著裝時尚。

第二天,丁振興將羊毛衫上櫃,果然很快便引起了顧客的注意,詢問批零價格的、當即購買的,擠滿了丁振興的店子。望著火爆的場麵,丁振興終於舒了一口氣,忍不住把這喜訊告訴了為他擔心的朋友們,讓他們和自己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

正是憑借著對先機的認識和把握,丁振興果斷地在春都昆明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流行風暴,如羊毛衫熱、運動裝熱等等。成功的商業運作使丁振興和他的親朋好友們賺得缽滿盆盈,完成了必要的資本積累,成為當地商界實力派中的風雲人物。

溫州人搶占市場的速度實在令人叫絕,往往是頭一天打聽到某個商機,第二天就能生產出產品,第三天就能收到訂單賺錢。敢“搶”善“搶”是溫州人做生意的一大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