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溫州元素——溫州人的性情品質和你不一樣(2)(1 / 3)

溫州人說:“思路決定財路,觀念決定貧富。”溫州人賺錢頭腦靈活,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很快,因此他們的經營觀念不拘一格,常常打破條條框框,作出大膽的判斷。溫州經濟是草根的經濟,是老百姓的經濟。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溫州人始終遵循“無明文禁止者為自由”的發展理念,就是除了國家法律明令禁止的事情之外,其餘的都可以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自由地幹。守法不守舊,照辦不照搬。這種開放的思想觀念,就形成了溫州人千辛萬苦去創業,千方百計來經營,千家萬戶搞生產,千山萬水找市場,千頭萬緒抓機遇的發展經濟的生動局麵。

溫州人具有強烈的開放意識、開發意識、全球意識和世界眼光。許多溫州的企業家都是從“泥腿子闖江湖”起步,“築碼頭、闖天下”的。他們精明中隱含著豪爽,理性中沉澱著冒險。創新是溫州人的時代本質。

具體地分析,溫州人觀念的與眾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麵:

1.市場觀念

當許多人在所有製問題上,思想還不夠解放,觀念還不夠超前,潛意識中還有一種“恐資”心理在作祟的時候,溫州人就用“不管白貓黑貓,能夠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觀念來看問題,認為能夠發展生產力的就是好的所有製,反之就不是好的所有製。早些時候,北方的許多國有企業家在市場上遇到問題時找市長,指望政府給予特別的政策關照來解決問題,這當然是捷徑,但市長的職責是維護“遊戲規則”的公平性,不可能超越規則對某一家企業給予特殊的地位。而溫州人在經營過程中,找市場而不是找市長,他們能勇敢麵對市場的壓力,認真研究市場規律,密切關注市場行情,以“市場”的概念來指導自己的商業行為,從市場本身尋找出路。

2.下海觀念

當許多地方的人為掙得一個“鐵飯碗”而擠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溫州人已經開始了放棄比較顯眼的公職身份而去打工或者自己創業。早在1980年,時任溫州通用機械廠要職的鄭秀康毅然辭去公職,還賣掉了家裏的手表、自行車等值錢物品,開始學做皮鞋,這種舉動在當時的世人眼中無疑是發瘋。

3.商機觀念

溫州人認為,商機就是金錢,抓住就不要輕易鬆手,他們認為一旦機遇來臨要搶抓、快抓、抓緊,而且善於創造機遇,認為隻要大膽探索,勇於開拓,不利因素可以轉化為有利於自身發展的條件。

4.務實觀念

溫州人做生意本著實事求是的觀點,來對待上級的政策,他們往往會從實際出發,惟實不惟上。而許多人則過多強調的是政治觀念,常常從政治的高度來理解執行上級政策,強調政策的權威性與嚴肅性,而忽略了實事求是的精神。

5.賺錢觀念

溫州人把經商作為實現人生價值、體現人生尊嚴的一種追求;其他地方的人總覺得經商低人一等,認為隻有當官從政或者著書立說才能實現人生價值。溫州人認為,做生意就是做生意,賺錢就是賺錢。這實質上是對儒家傳統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一種反叛與挑戰。

6.麵子觀念

溫州人認為,能賺錢就是最大的麵子,他們敢於拋家舍業,不遠千裏地去外地創業,幹其他人不願意幹的事情而賺錢。而很多人保守著老觀念,即使下崗回家沒活幹,寧肯吃老子、靠老婆、依社會,也不願像溫州人那樣掃大街、刷廁所、擦皮鞋。

7.用人觀念

在溫州的大多數企業,隻要能發展經濟,就大膽提拔使用,做到惟才是舉,有才必用。許多地方在選拔使用人才上,膽子不大,步子不快,在多數情況下是講情麵、看關係、重資曆、搞平衡、搞照顧。對新人、能人不太放心、求全責備,或者生怕惹出什麼亂子來。

8.自力更生的觀念

溫州人創業不等不靠,沒有條件就馬上創造條件,如“借雞下蛋,賣蛋還錢”。而不像有些地方的人總是強調客觀理由,為自己的懦弱找借口,卻不從主觀原因上找問題、挖根子。他們的口頭禪就是:等一等,看一看。很難有勇氣邁出實踐的第一步。

9.搶先觀念

當一個嶄新商機出現於人們視野之內時,許多人還在觀望、徘徊甚至研究,溫州人已經大賺一筆了。原來是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現在變成了“天鵝肉往往是被第一隻癩蛤蟆吃掉的”。溫州人搶先占得商機,溫州人搶得了市場的製高點,難怪溫州人說“做鬼也要跑到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