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菜

香港是著名的美食之都,要體驗香港飲食文化,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品嚐特色美食。香港各式各樣的特色美食十分美味吸引,有些更遠近馳名。

生菜魚肉

相傳這款食物是再六、七十年代,上海人南下到香港的時候就地取材而製成的小吃,除了因為材料搭配得宜,生菜魚肉的卡路裏較一般小吃低。

叉燒

叉燒是中國廣東燒味的一種,就是用叉放在火上烤熟的豬肉。據說叉燒這種烹調方法,最早是三國時代,從東南方傳到中原來,到現在我們常看到滴著蜜汁、烤焦的邊邊、又紅又好吃的半肥瘦叉燒,就是二十多年前由香港一個燒味師傅改良而成的港式蜜汁叉燒。

紅豆冰

紅豆冰是現在茶餐廳或者是從前冰室常見的特色飲品,據說紅豆冰也起源於香港冰室,概念來自中式甜湯紅豆沙,將煮熟的紅豆雪藏,加入碎冰和淡奶成為香港曆史上冰室文化的代表食品之一。

菠蘿油

菠蘿包是香港常見的港式麵包,據聞原本叫俄羅斯包,雖然沒有菠蘿成分,但因為烤好後凹凸不平像菠蘿,所以被稱為菠蘿包,將熱乎乎的菠蘿包橫著切開再夾入冰凍的厚切牛油,就成為深受香港人歡迎的菠蘿油。

幹炒牛河

幹炒牛河首先在抗日時期的廣州出現,有一個軍官到一個熟食檔點炒牛河,但剛好檔口的生粉用完了無法做芡汁。檔主為了滿足軍官,想了好久,終於想到用幹炒的方法。就是先爆香蔥頭再把河粉和牛肉下鍋炒,軍官吃過之後大為讚賞,幹炒牛河就因此而馳名。

咖喱魷魚

香港的水域很容易捉到魷魚,加上魷魚可曬幹製成土魷方便保存。所以魷魚在很早的時候已經是香港人常吃食品之一。到了60年底啊,咖喱魚蛋的出現馬上大受歡迎。於是就有人想到將同樣是海產類的魷魚配咖喱吃酒成為咖喱魷魚。它和咖喱魚蛋可說是同門。

魚肉燒賣

據說燒賣起源於元朝,當時叫稍麥,意思是以麥麵製成的薄皮,包著肉再蒸熟,但之後因為在北方,麥字和賣字同音,說著說著就被稱為燒賣。魚肉燒賣是香港人依照傳統燒賣為了降低成本利用麵粉和魚肉製成的街頭小吃。

(完)